《劉基·懊憹歌》中外哲理詩賞析
白憹養(yǎng)雛時, 夜夜啼達曙。
如何羽翼成, 各自東西去。
《懊憹歌》,樂府吳聲歌曲名,產(chǎn)生于南朝江南民間,抒寫男女愛情受到挫折的苦惱。劉基此作只是借用樂府舊題,另創(chuàng)新意,別有寄托。
“憹”,是“鴉”的異體;“白憹”,即白鴉。這首詩講付出與所得之理。人們對付出往往寄于希望。無論是感情的付出,金錢的付出,時局的付出,概莫例外。但是,付出與所得之間常常是不平衡的,而其中往往是付出的多得到的少。白鴉養(yǎng)雛,辛辛苦苦,其啼聲“夜夜達曙”。可是小白鴉一旦羽翼豐滿,竟然各各東飛西去,毫不顧戀生它育它的母鴉。其實,作為禽鳥的白鴉,它的生存選擇已決定了它的后代必須獨立生活,由此觀之,作者之問顯然是無理之問。但是,作者的視點卻是從人類社會大量現(xiàn)實中抽繹出來的付出與所得之理,從此出發(fā),問得又精辟得理。詩篇正是在這種飽含責備的詢問中講明了帶有普遍性的人生哲理。
上一篇:《蘇軾·慈湖夾阻風(fēng)(之五)》中外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薛映·戊申年七夕》中外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