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子威都事不遇》言情贈友詩歌
清曉抱綠綺,來就夫君彈。
夫君久已出,野水流花間。
石澗度微雨,秋生湖上山。
松陰坐永日,心與云俱閑。
人事有離合,白鷗聊共還。
詩人去探望他的友人,友人出去了,他自然有些失望,但友人家中的幾枝鮮花,卻使他由掃興而轉為增興。南宋葉紹翁 《游園不值》的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陳傅良 《游趙園》 的 “賴有畦丁曾識客,來禽花送兩三枝”,就是寫這種意外的收獲。唐丘為 《尋西山隱者不遇》 的五古,更與黃清老詩中的情節有類似處。兩詩寫的友人寓所都在山林,時間都在秋天的微雨中,都有松聲水色。對于普通的客人來說,既然主人不在,就該走了,這種冷落的山莊,有什么值得勾留呢?結果卻變客為主,流連了一整天。是什么使他們坐上一整天呢?丘詩說是清凈,黃詩說是悠閑,雖然當時的生活不會像現代那樣緊張,詩人卻需要清靜與悠閑。
黃詩題目中的子威是李黻的字,元至正時人,曾任江州路 (治所在今江西九江) 總管,《元史》有傳。黃氏這首詩可能是在江州時作。
一清早,詩人就抱琴來到主人的寓所,可見兩人都愛好音樂,也隱寓覓知音之意。詩中的 “夫君”指好友,孟浩然 《游精思觀回王白云在后》 的 “衡門猶未掩,佇立待夫君” ,王維 《欹湖》 的 “吹簫凌極浦,日暮送夫君” ,都指友人。
不想友人早已出去,他只好將琴放下。為什么不隨即回家,因為野水正從花間流去,仿佛受過主人的托咐,要把客人留下。這樣的野水閑花難道看得還不多么?正因為主人不在,對他山莊的周圍景物,便另有一種感情。接著,他向石澗信步走去,看到遠處的幾分蕭瑟、一片清爽的湖山,秋意已在迎接他了。這時下著微雨,并不妨礙他的行動,陶淵明所謂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松陰”兩句,明里是寫閑逸,暗里卻把他的心事透露給讀者: 他還是期待著主人回來。這十個字中便滲透著對友人的深情,我們不能單獨地看作閑情逸致。
可是主人終于沒有回來,他自然感到悵惘,由此而領會到人事上的離合,不是憑自己的愿望能夠支配。悵惘之余,忽見成群的白鷗正掠過湖面飛來,于是他也若有所悟地還家去了。
上一篇:《蝶戀花》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謁金門》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