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西山行》原文與賞析
魏源
實勝寺中八白龍,潭山銀杏戒壇松。
上林自有新桃李,不用秦云護漢封。
近代思想家、文史家魏源,生前喜歡游覽名山大川,正如他說的:“從此芒鞋踏九州,到處山水呈真面。”因而他寫的游山詩也特別多?!段魃叫小芳礊槠渲幸皇?。
西山,這里指北京西郊名勝,為太行山支脈,眾山連接,蔚為壯觀。
詩的一、二兩句,是描述西山景物。實勝寺,位于香山上。香山,是西山的一部分。八白龍,即指實勝寺中的八顆白皮松。詩人自注云:“香山實勝寺白皮松八株?!庇械目緦ⅰ鞍住弊鳌鞍佟保`也。潭山,指深山。潭通“覃”,深也。銀杏,木名,落葉喬木。戒壇,佛教僧徒傳戒之壇。梵語曼陀羅。詩人對西山景物感受最深的是松和杏,因而分別寫了實勝寺和戒壇的松樹,以及深山的銀杏。為了避免字面上的重復,詩人以“龍”代“松”,而又顯得形象生動。
三、四兩句,則是詩人游西山觀松、杏后的感受。上林,秦舊苑,漢武帝擴建,周圍至三百里,有離宮七十所。苑中廣養禽獸,大種樹草,供皇帝春秋打獵。其地在今陜西長安附近。秦云,秦代空中行云。漢封,漢朝的疆土。詩人由眼前所看到的松樹、銀杏繁茂昌盛的景象,不禁聯想到秦代初創,漢代擴建的上林苑: 漢時上林苑中的桃李,不需秦時的云彩籠罩,照樣爭相開放,絢爛奪目。這是自然界萬物生長的規律! 這兩句詩,充分表現了詩人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同時,也蘊含著詩人無限的愁情。該詩據詩人自注“中書舍人直園班作”可知,它是寫于道光九年 (1829)。這一年,詩人應禮部試而不第,“遵酌增例,以內閣中書候補。”(《魏源詩文系年》,李瑚著) 對此,詩人大為失意。他想到自己年已三十六,而功名未就,懷抱不展,內心感慨萬分,于是借詩抒發胸中的愁情。
這首詩表面寫景,實則借景抒情。“實勝寺”、“戒壇”的敘寫,流露出詩人對佛教的注重,從而表達出詩人內心的痛苦?!靶绿依睢钡拿枋?,又給人以春光雖美,但轉眼即逝的憂傷之感。而這些,又正是詩人寫此詩的意圖。讀此詩,我們不能不看到這一點!
上一篇:袁中道《西山小記(其五)》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李白《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