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望海潮》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①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②云樹繞堤沙。③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④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⑤ 重湖疊巘清嘉。⑥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⑦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⑧千騎擁高牙。⑨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⑩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11)
【注釋】 ①形勝:形勢要沖之地。三吳:據《水經·浙江水注》,指吳興郡、吳郡、會稽郡。其地為今江蘇南部、浙江北部一帶。錢塘:今杭州市。舊屬吳郡。②風簾翠幕:擋風的簾子和翠綠色的帷幕。參差:樓閣高低不齊的樣子。③云樹:高聳入云之樹。④霜雪:形容浪濤雪白。天塹(qian欠):天險。形容錢塘江江面的寬闊,足以阻敵。塹,壕溝。⑤珠璣:泛指珍貴的珠寶。璣,不圓的珠子。盈:充滿。⑥重湖:西湖以白堤為界分外湖、里湖,故稱。疊巘(yan眼):重疊的峰巒。清嘉:清秀嘉美。⑦三秋:農歷九月。桂子,桂花。⑧羌管:羌笛。菱歌:采菱曲。釣叟:垂釣的老翁。蓮娃:采蓮姑娘。⑨千騎(ji計):眾多的騎馬隨員。高牙:高大的牙旗。這里指高官的儀仗。⑩煙霞:山水風光。(11)異日:他日,日后。圖將:畫出來。鳳池:鳳凰池,中書省的美稱。這里指朝廷。
【譯文】 東南形勝地,三吳舊時都會,錢塘自古以來都那樣繁華。煙霧中的楊柳,雕飾繪畫的橋梁,擋風的簾子,翠綠的帷幕,參差不齊的樓閣,這里住著十萬人家。聳入云端的高樹,環繞著江堤石沙。怒濤卷起霜雪般的浪花,錢塘江是天然壕塹廣闊無涯。市面上陳列著珍寶珠璣,家家戶戶滿盈羅綺,似乎在爭競著豪富奢華。外湖里湖相重,遠山近山相疊,山光水色清美秀嘉。更有三秋飄香的桂子,連綿十里的荷花。晴天麗日,處處吹奏羌笛,清夜舟行,時時飄來菱歌,愉悅的是垂釣的翁叟,嬉笑的是采蓮的女娃。游湖的高官有如云的隨從擁簇著牙旗。不妨趁著醉酒,吟哦贊賞山水煙霞。日后畫幅錢塘好景圖,回歸朝廷好矜夸。
【集評】 宋·楊湜:“柳耆卿與孫相何為布衣交。孫知杭州,門禁甚嚴,耆卿欲見之不得,作《望海潮》詞,往謁名妓楚楚曰:‘欲見孫相,恨無門路。若因府會,愿借朱唇歌于孫相公之前。若問誰為此詞,但說柳七?!星锔畷?,楚楚宛轉歌之,孫即日迎耆卿預坐。詞曰(下略)”(《古今詞話》)。
宋·羅大經:“孫何帥錢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詞贈之云(中略)。此詞流播,金主亮聞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近時謝處厚詩云:‘誰把杭州曲子謳?荷花十里桂三秋;哪知草木無情物,牽動長江萬里愁?!嘀^此詞雖牽動長江之愁,然卒為金主送死之媒,未足恨也。至于荷艷桂香,妝點湖山之清麗,使士大夫流連于歌舞嬉游之樂,遂忘中原,是則深可恨耳。因和其詩云:‘殺胡快劍是清謳,牛渚依然一片秋。卻恨荷花留玉輦,意忘煙柳汴宮愁。’”(《鶴林玉露》丙編卷一)。
宋·吳自牧:“柳永詠錢塘詞曰:‘參差十萬人家。’此元豐前語也。自高廟車駕自建康幸杭駐蹕,幾近二百余年,戶口蕃息,近百萬余家?!薄秹袅轰洝肪硎?
【總案】 前人傳說金主完顏亮聞此闋,遂起投鞭渡江之志,固不可信,但此詞流傳極廣,以至遠播北疆,當是事實。羅大經生丁南宋末年,感時傷事,是其可取處;而以為士大夫佚樂而忘中原,遂罪及湖山,株連柳詞,則失之偏頗。詞人以其大手筆歌詠了杭州城的繁盛、錢塘潮的壯觀及西湖山色的秀美,鋪張揚厲,重筆濡染,曲盡形容,全景觀地再現出北宋初年杭州的承平氣象,藝術魅力歷盡千年不衰。寫怒濤如雪,境界雄渾;寫桂子荷花,詞清句麗。至于畫橋翠幕,則是靜景;羌笛菱歌,釣叟蓮娃垂釣泛夜,畫面流動。詞人將這一切都巧妙地組織在一首詞中,前無古人,后鮮來者。它無疑是歌詠都會詞的上乘佳品。柳詞號稱俚俗,然而此詞景觀的鋪寫,聲情的諧和,結構的完美,皆臻上品,在北宋詞壇上能達到這樣高水準的雅詞實亦不多見。
上一篇:秦觀《望海潮廣陵懷古》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辛棄疾《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