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燁《煙波致爽》原文與賞析
玄燁
熱河地既高敞,氣亦清朗,無蒙霧霾氛,柳宗元所謂曠如也。四圍秀嶺,十里澄湖,致有爽氣。云山勝地之南,有屋七楹,遂以“煙波致爽”顏其額焉。
山莊頻避暑,靜默少喧嘩。
北控遠煙息,南臨近壑嘉。
春歸魚出浪,秋斂雁橫沙。
觸目皆鮮草,迎窗遍藥花。
炎風晝致爽,綿雨夜方賒。
土厚登雙谷,泉甘剖翠瓜。
古人戍武備,今卒斷鳴笳。
生理農商事,聚民至萬家。
詩前小序,康熙敘其題額“煙波致爽”之由,說明“熱河地既高敞,氣亦清朗,無蒙霧霾氛”就象唐代柳宗元在《永州龍興寺東丘記》 中所說的曠如之景。序言五十余字,如詩如畫,言簡意賅。
全詩十六句。初讀似平平道來,流水如注。然細繹之,則如層漪迭浪,展開于內部。詩人分四層寫來。
前四句為第一層: 言山莊位置佳。首句說這里是避暑勝地,此一佳。次句說山莊是靜謐的所在,此二佳。第三句點明這里是軍機重地,此三佳。第四說山莊四周有群山圍護,此四佳。首句的“頻”字,是寫實。于無意間泄出了康熙自己每逢盛夏即來此享受的底蘊。“北控遠煙息”,指在此可以控制北面邊疆的局勢,那里戰爭的烽火已經平息。在康熙三十六年(1697),康熙第三次率軍入蒙,征討噶爾丹。一方面以大軍壓迫,一方面利用策旺阿拉布坦 (噶侄) 與噶爾丹相爭的空隙,收買策旺,致使噶爾丹于閏三月自殺。自此阿爾泰山以東及青海地區各少數民族,表示服從清廷統治。“遠煙息”。當指此事。“南臨近壑嘉”,這是由遠而近寫來。山莊四周群山起伏,景色秀麗。僅以南面而言,有磬錘峰,上建“錘峰落照亭”。每當夕陽西照,晚霞如火,絢麗燦爛,佇亭遠眺,層林盡染,綠海翻波。在市區正南,有僧冠峰,海拔高近300米,朝暮夕靄,云霧升騰。猶如輕紗白絹,飄忽天際,令人心曠神怡。詩人以“近壑嘉”贊之,實非過譽。
第五句到第八句為第二層: 言山莊景色美。這四句寫來,可謂移步換景,生趣盎然。有魚躍春浪,秋雁橫沙,此為動景,顯其生機勃勃,極富生活氣息。有仙草滿目,藥花迎窗,此為靜景,寫山莊綠草如茵,花團似錦,美麗如畫。看魚躍,使人欣悅; 眺雁翔,使人懷遠; 觀仙草,使人目爽; 賞藥花,使人聞香。真是景為情設,情因景生。人在景中,猶在畫中,令人陶醉。
第九句到第十二句為第三層: 言山莊物產豐。“炎風”,盛夏之風,而能“晝致爽”,可謂清風也。“綿雨夜方賒”,夜方賒,指夜正長,此言夜里綿綿細雨,下個不停。且讀以下詩句:“清風破暑連三月,好雨依時抵萬金。” (元·王惲《過沙溝店》)“七月天雨金,八月天雨銀。雨夜休雨晝,晝雨傷禾身。” (清·徐榮《嶺南勸耕詩》) 可見暑天的“清風”“好雨”可“抵萬金”。“晝雨傷禾身”,那夜雨則是非“金”即“銀”。而山莊這里的暑天,恰恰是晝有“抵萬金”的清風徐徐,夜有非“金”即“銀”的細雨綿綿。可謂風調雨順矣。“土厚登雙谷,泉甘剖翠瓜。”指山莊這里土質肥沃,稻結雙穗,泉水甘甜,西瓜翠綠。意指山莊土肥水美,糧果皆豐。四句寫盡天時地利,再加之“遠煙息”安定的環境,既有雙谷稻可收,翠西瓜可剖,那么其它作物,也必是一派豐收景象。
最后四句為第四層: 言山莊世事安。“古人戍武備,今卒斷鳴笳。”過去這里是刀戈相爭之地,需有重兵戍守,現在是報警鳴笳之聲不聞,一派和平景象。“生理農商事,聚民至萬家。”百姓們把鋤耕耘,開肆經商,四處百姓也都紛至于此。一派國泰民安的繁榮景象盡展眸前。
這首詩雖題曰 《煙波致爽》。而寫景議事不為其所囿。內容既廣且豐,賾而不亂,層次井然,又渾然一體,是一首醰然有味的好詩。
上一篇:蘇軾《滟滪堆賦》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趙坦《煙霞嶺游記》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