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平仲
百里西風禾黍香,鳴泉落竇谷登場。
老牛粗了耕耘債,嚙草坡頭臥夕陽。
此詩作者曾多次遭受貶謫,擔任多年地方官吏,對農村的情況比較熟悉。這首詩,很象一幅古代農村風俗畫,因此清初著名畫家惲格(壽平)曾借此詩題畫。
首句“百里西風禾黍香”,詩人從大處著筆,勾勒出在金秋季節農村的情景:百里農田中,成熟了的稻谷和黍子,在西風的陣陣吹拂下,波翻浪涌,散發著醉人的香氣。詩人視野開闊,寥廓的田疇,用“百里西風”一筆帶出;無形的“百里西風”,又用禾黍的香氣來呈現。視覺與嗅覺連用,實筆和虛筆交融,筆力遒勁而瀟灑。
如果說首句渲染的是一幅遠景,那么第二句“鳴泉落竇谷登場”,則由遠及近。這幅畫面從視覺空間上看,恰好一反一正;秋日泉水少了,故溪潭退減;而原來空蕩蕩的打谷場上,此時已堆滿了成熟的禾谷。這正是以減襯增,以閑形忙,生動地寫出了農村秋景的特征。
第三、四兩句,畫面再度擴展:在夕陽下,山坡前,剛剛卸下犁軛的老牛,正悠閑地咀嚼著青草。詩人筆下的景致是那么野樸,風韻是那么淡遠。但是,讀者從中不難看出,詩人通過對老牛當前悠閑神態的刻畫,乃是為了吐露自己胸中的郁悶之情:老牛的役債尚能暫時了卻,自己所負的官場桎梏何時才能卸卻,讓我長期疲憊的心靈也能舒暢一下呢?
孔平仲這首詩不加雕琢,隨意寫來,風格清新自然,但卻含意深沉。這大概就是它能千古流傳的奧秘吧?
上一篇:《祭灶詞·范成大》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秋夜·陳與義》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