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行四首(其二)
王 維①
出身仕漢羽林郎②,初隨驃騎戰漁陽③。孰知不向邊庭苦④,縱死猶聞俠骨香。
⊙【注釋】
①王維(約701—761),唐代詩人、畫家。字摩詰,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家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濟西)。開元年間進士。官至給事中。中年后居住終南山藍田輞川,過著半官半隱生活。安史之亂后降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派代表,與孟浩然齊名,并稱“王孟”。詩作表現恬淡閑適情趣和佛教禪理,意境悠遠,并融繪畫于詩中,體現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特點?!渡骄忧镪浴?、《竹里館》、《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等為其代表作。有《王右丞集》。《全唐詩》存詩四卷。
②羽林郎:漢代皇帝的禁衛軍騎兵,這里指皇帝直接掌管的軍隊。
③驃騎:古代將軍名號。漁陽:古地名,在今北京市密云縣西南。
④孰知:熟知、深知。苦:一作“死”。
⊙【詩本事】
早年的王維頗有追求功名利祿、建功立業的志向,所寫詩歌也往往具有積極進取的精神氣貌,本詩就是其中的一首。
⊙【賞評】
一位出身皇帝禁衛軍的少年兒郎,跟隨驃騎將軍出戰漁陽(泛指邊塞)。他明知道邊塞作戰非常艱苦,甚至有可能死亡,但心里的念頭是,縱然戰死,也能千古留名。
一首詩,二十八個字,一位渴望為國效力、成就美名、英武非凡的少年豪俠形象就躍然而出了。而這少年豪俠的追求正是青年王維的追求與渴望。
⊙【詩評選輯】
①明·郭?!对鲇喸u注唐詩正聲》:初出身從軍,是其俠烈真處。
②明·李攀龍《唐詩訓解》:少年場中語,太白“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正與此同。
③明·唐汝詢《唐詩解》:此羽林少年羨布衣任俠而為憤激之詞:安知不向邊庭之苦者,乃能垂身后名。此蓋郭解之流,雖或捐軀,而俠烈之聲不減。
④明·周珽、周敬《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引黃家鼎語:說得俠士壯懷,凜凜有生氣。
⑤清·趙殿成《王右丞集箋注》卷一四:詩意謂死于邊庭者反不如俠少之死而得名,蓋傷之也。
上一篇:王 維《少年行四首(其一)》壯志凌云詩賞析
下一篇:權德輿《嶺上逢久別者又別》壯志凌云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