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
蜀棧秦關歲月遒,今年乘興卻東游。
全家穩下黃牛峽,半醉來尋白鷺洲。
黯黯江云瓜步雨,蕭蕭木葉石城秋。
孤臣老抱憂時意,欲請遷都涕已流。
陸游于淳熙五年(1178)離蜀東歸,順江而下,初秋時路過建康(今江蘇南京)寫下此詩。賞心亭在建康水西門城上,下臨秦淮河。詩人登亭遠眺,無心于賞玩“秦淮風月”,卻觸景生情,憶及早年上書建議遷都建康以利抗金復國的往事,抒發了憂國憂時的愛國感情。
詩的前半由一個“興”字點出。詩人在蜀的詩篇曾流布臨安(今杭州),為孝宗所見,此年春天奉召赴闕。想到不久即可向孝宗面陳恢復大計,實現抗金的夙愿,詩人的內心是十分興奮的。“蜀棧秦關歲月遒”,詩人向往金戈鐵馬的抗金生活,但在川陜任職長達八年的時間中,大約只有一年在陜西南鄭的抗金前線,其余時間是在四川,而且,主要是任通判、幕賓一類閑職。“歲月遒”,是說在蜀八年迫促而過,歲月蹉跎。如今出蜀東歸,又不免激起了他的久被壓抑的愛國熱情。頷聯寫旅途所經,也漾出“乘興”二字?!包S牛峽”在今湖北宜昌之西,江流湍急紆曲,居然“全家穩下”; “白鷺洲”在金陵西長江中,把長江分割成兩道,李白有“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登金陵鳳凰臺》)的名句,以至于要“半醉來尋”。這兩句都是承接“興”字而來,把“乘興”寫盡了。
詩人赴闕召對,乘興東歸,但登上賞心亭時,卻不免勾起他對往昔的回憶,使他清醒地看到了嚴酷的現實。下半首四句,就包孕了一個“憂”字。頸聯切入詩題,寫登亭所見金陵附近景色。遠眺瓜步(今江蘇六合東南),俯視石城(南京古稱石頭城),江云黯淡,秋風蕭瑟,秋雨浙瀝。聯想到國事日非,不禁憂從中來,引出對一件舊事的回憶?!坝堖w都”句,是指隆興元年(1163)對金和議將成時,陸游曾上書二府(中書省、樞密院),力請遷都,指出“江左自吳以來,未有舍建康他都者”,認為駐蹕臨安不利于抗金救國,這無異于指斥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茍且偷安。不久,陸游又揭露了孝宗所寵信的龍大淵、曾覿“招權植黨”。這就觸怒了孝宗,將他貶出朝,通判鎮江府。往事如煙,如今身臨其地,陡然想起十五年前舊事,不禁既憂且悲。當年陸游遭貶赴任所前,曾暫回故鄉,詩人范成大以詩送別,稱許他“孤忠”?!肮鲁祭媳n時意”,自稱“孤臣”,或即由此而來。他因主張抗金而成為孤立無助的臣子。此二句訴說他自己憂時遭忌的悲憤,語極沉痛,與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的感受相似。
陸游的這首七律,詩風與杜甫仿佛,詩意沉著,用詞健拔。在結構上,前四句寫滯留川陜后渴望為國效力,故寫足“乘興”;后四句有意作反跌,撫今追昔,蒼涼沉郁,使“憂時”的詩旨更為突出。陸游善于通過主觀感受,把重大的社會內容濃縮在一、二句詩里,最后兩句就包含了對隆興和議以來南宋小朝廷茍且偷安的憤懣和哀傷,很有概括力。
上一篇:《病起荊江亭即事十首·黃庭堅》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登飛來峰·王安石》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