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建·破山寺后禪院①》唐詩賞析,《破山寺后禪院》原文與注釋
常 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皆寂,惟聞鐘磬音。②
【注釋】 ①破山寺:即興福寺,位于今江蘇省常熟縣境內虞山北麓。②萬籟: “地籟、人籟、天籟,吹萬不同。” ( 《莊子》),指一切聲響。
【鑒賞】 這是作者游歷虞山興福寺時所寫的一首寄托隱逸情懷的山水詩。詩中通過對古寺幽深寂靜環境的描寫,表現了詩人寄情山水、淡泊寧靜的生活態度。
清晨進入古老的破山寺,初升的旭日映照著巍峨挺拔的山林。一二兩句以白描的手法勾勒出沐浴在晨輝中的古老的寺院、古木參天的茂密叢林的倩影,清新之氣撲面而來。
曲折的小路通向幽深的處所,禪房掩映在花木蔥蘢中。三四兩句描繪后禪院的景觀。曲徑、禪房、幽、深,抓住最有特色的景物,寥寥數字,渲染出后禪院的幽深靜寂,似平平道來,卻飽含玄機。“曲徑通幽” 留給人們多少遐想。“曲徑通幽”一作 “竹徑通幽”。
青山明媚的翠色使鳥兒發出歡悅的鳴叫,深潭變幻的波影讓人心靈澄澈透明。五六兩句從客觀描寫轉向主觀感受,但仍以具體物象加以形象化的傳遞,古寺的清幽不僅賞心悅目,而且能蕩滌一切世俗的煩惱,詩人置身其中感受到深深的喜悅。
此時,在古老的破山寺,一切聲響俱已沉寂,只聽見鐘與磬的聲音。鐘與磬,是寺廟常用的法器。最后兩句,杜絕了一切塵世的喧囂,只有悠揚的鐘聲徐徐鳴響,伴著清越的磬音,在靜寂的古寺回旋往復,余韻裊裊,滲入我們靈魂深處,讓人頓悟禪的境界。
該詩幽深美妙的環境,寧靜祥和的氛圍都讓人產生超然物外的向往。語言質樸明凈、清新淡雅,與意境的閑適雋永渾然天成,為唐代山水詩中獨具一格的名篇。
上一篇:《元結·石魚湖上醉歌并序》唐詩賞析,《石魚湖上醉歌并序》原文與注釋
下一篇:《杜牧·秋夕》唐詩賞析,《秋夕》原文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