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洪
高節長身老不枯,平生風骨自清癯。
愛君修竹為尊者,卻笑寒松作大夫。
未見同參木上座,空余聽法石於菟。
戲將秋色分齋缽,抹月批風得飽無?
這是一首詠竹詩,所詠的乃是秀出之竹,即詩題所說的“竹尊者”。所謂“尊者”,在佛典中也有德智兼備的意思在內。獨秀于眾,超俗不凡,正所以引起詩人之詠贊也。
“高節長身老不枯”,前人常常以竹節比喻人品端直,心胸豁達,如言“高風亮節”。此處“高節長身”義含雙關?!捌缴L骨自清癯”,則由外形進入內質,繪其神態。言其風骨清峻,自然天成,決非矯揉造作。
“愛君修竹為尊者,卻笑寒松作大夫”,以寒松之俗反襯修竹之尊?!昂勺鞔蠓颉?,說的是秦皇泰山遇雨,避于松下,封松為五大夫的故事。詩人一反傳統,化褒為貶,譏諷松樹接受秦皇封號,把它作為塵俗中官宦的象征。接著“未見同參木上座,空余聽法石於菟”兩句,進一步刻劃秀竹?!澳旧献痹甘终取?a href="http://www.tenkaichikennel.net/shiji/sushi/"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蘇軾有《送竹幾與謝秀才》詩曰: “留我同行木上座,贈君無語竹夫人。”此處似指木蓮花座上的神佛而言?!巴瑓⒛旧献奔垂餐瑓萆穹??!奥牱ㄊ遁恕笔恰笆遁寺牱ā敝寡b。佛經中有老虎聽法的故事(“於菟”即“虎”字緩讀)?!拔匆姟?、“空余”說明秀竹既未去“同參”,亦不曾“聽法”。此實贊美“尊者”真正悟道。唐后期盛行南宗禪,重頓悟而不重漸修,這里正說明“尊者”具有更高一層省悟功夫。
“戲將秋色分齋缽,抹月批風得飽無?” “抹月批風”典出蘇軾:“貧家何以娛客,但知抹月批風”(《和何長官六言次韻》),意指以風月當餐(細切叫抹,薄削曰批)。這二句意謂,如果將這些深綠的竹色分給僧人當齋味,不知能否填飽肚子?自然,這秀竹之秋色無法飽人饑腸,但其隱君子般的神情雅志必能悅目怡情,陶冶胸懷,從這個角度說,依然“秀色可餐”。這里仍然從神態高度倍贊修竹。
唐人詠物貴實,體物入微。宋人尚奇,凡發想落筆,必出人意表,崛峭破空,曲折有致。本詩除首句直描修竹外,以下各句均離開秀竹本身,而從不同的角度,對其寫意造境,由深處拗折,在空際盤旋。其意境深婉不迫,幽邃滌蕩,只可意會,難以言傳,深得宋詩風味。無怪乎江西派開山祖黃庭堅要“見之喜,因手書此詩,故名以顯”(吳曾《能改齋漫錄》)了。
近時僧洪覺范頗能詩……又善作小詞,情思婉約,似少游。(許《彥周詩話》)
上一篇:《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閱之有感·林景熙》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州橋·范成大》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