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汝礪《草堂詩(其二)》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亂后飄零歇此身,風光無賴更清新。①
客懷易感酒添病,詩思苦慳花減春。②
南枝北枝鶯舌巧,前村后村雨腳勻。
暫借溪邊老為客,花心柳眼莫撩人!
【注釋】①無賴:無奈。②慳:(qian千):欠缺。
【譯文】 靖康之亂后,我到處飄零,總算在這里安下了身。今日來瞻仰草堂,緬懷詩圣,沒奈何春日風光更加清新。客居他鄉,最易觸景傷懷,借酒澆愁,卻又因酒而添病;近來苦惱詩思滯澀,見落花紛紛,又覺得春光在逐漸減損。看那樹頭,不管南枝北枝,都有黃鶯巧舌,鳴囀喧騰;草堂外面,前村后村,時雨灑來,是那么均勻。我年老體衰,暫借這清溪水畔作客;艷麗的花心,嬌媚的柳眼呵,請你們莫撩撥我這個傷愁的老人!
【集評】 今·范寧、華巖:“這首詩表現了詩人在春光爛漫的日子里仍然悲傷滿懷的沉郁、悲切的憂國之憤。從《成都文類》所保存的作者這一時期的作品來看,他的詩在風格上也與杜甫在喪亂后的作品有相似之處。”(《宋遼金詩選注》第243—244頁)
【總案】 以樂景寫哀情,在對一片爛漫春光的描繪中,流露出作者感時傷亂的憂國情懷。無賴風光、巧舌之鶯、花心柳眼,是眼前實景,又隱隱影射那些向侵略者屈膝的新貴。藝術形式和風格都有意學習杜甫在成都、夔州寫的七律。只是不如杜詩那樣沉郁頓挫。作者同時寫的五古《晚泛浣花遂宿草堂》中,有“吾輩天所窮,慨歌淚沾裳”之句,悲憤感情的抒發更直接、也更強烈。
上一篇:蕭立之《茶陵道中》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張俞《蠶婦》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