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鵝湖寺和陸子壽》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德義風流夙所欽,別離三載更關心。②
偶扶藜杖出寒谷,又枉籃輿度遠岑。③
舊學商量加邃密,新知培養轉深沉。④
卻愁說到無言處,不信人間有古今。
【注釋】 ①鵝湖寺:故址在今江西省鉛山縣鵝湖山上。陸子壽:名九齡。與其弟陸九淵同為當時哲學家。②德義:指陸氏兄弟的道德修養。③藜杖:用藜樹制成的手杖。籃輿:竹轎。遠岑:遠山。④邃(sui碎)密:精細。
【譯文】 你的道德修養倜儻風度我一向仰欽,別離三載我時刻把你系掛在心。我偶然扶著手杖走出冷落的山谷,你卻屈尊乘竹轎遠道前來翻山越嶺。舊學問相互商量更加精密,新知識經過切磋培養愈益深沉。當我們討論到非常精深的地方,精神同古人貫通真令人高興。誰說古今有別無法感應?對這一點我決不相信! (聞 濤譯)
【集評】 程千帆:“這篇詩中,顯示了作者求真和謙遜的精神以及對不同觀點持有者的尊重。”(《古詩今選》第591頁)
【總案】 這首詩重在歌頌朋友之間的情誼。淳熙二年(1175),作者曾與陸子壽兄弟在鵝湖寺討論過哲學上的問題,彼此沒有取得一致的意見。當時,陸子壽曾作詩一首,表明自己的觀點。三年后,作者從福建崇安往南康軍(今江西星子縣),路過鵝湖寺,陸子壽又專程從撫州趕來會晤。所以作者寫下這首詩追和陸的前詩。從詩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謙遜的求知精神,感受到作者坦蕩的胸懷和對朋友真摯的情誼。頸聯是作者求知悟得的深刻體驗的高度概括,句意精警,發人深省。
上一篇:韓?《風雨中誦潘邠老詩》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王安石《(明妃曲二首·其二)》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