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肋》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三月,王自長安出斜谷,軍遮要以臨漢中,遂至陽平。備因險拒守?!弊⒁毒胖荽呵铩吩唬骸皶r王欲還,出令曰‘雞肋’,官屬不知所謂。主簿楊修便自嚴裝,人驚問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
【釋義】“雞肋”比喻“棄之可惜,食之無所得”的東西。
【例句】①雞肋情難舍難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劉庭信[越調·寨兒令])小令寫一眠花宿柳的浪子,回家向妻子賠情的情況,雞肋情比喻妓院中的風情。②你覷那蠅頭微利,也須是雞肋味美。(湯式套曲〔南呂·一枝花〕《贈錢塘鑷者》〔尾聲〕)“雞肋味美”比喻為人凈面的小手藝人微薄的收入,雖然所得不多,卻能賴以養家。
上一篇:元曲典故《雞犬升天》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雞舌香》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