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巖
曉月淡長空,新嵐浮遠樹。
數(shù)峰青不齊,亂插云深處。
這首詩好似淡淡的水墨圖畫。首句緊扣題意,畫面上曉風(fēng)輕拂,殘月在天,這正是月將落而未落,日待出而未出的特定場景。一筆“淡”字,使拂曉時候的月色就顯得更加清冷蒼白了。全詩的基調(diào)就在這個“淡”字上。由于月淡,不能朗照,因此周圍的一切處于朦朧之中。只見遠處那蒼翠碧綠的一片樹木好似在山氣中浮動,一個“浮”字使這清晨寂寂的山林有了一種飄曳感,畫面頓時活了起來。樹如何能浮?其實并非樹浮,而是初生的山間霧氣正濃,樹被山嵐遮住,只露出部分樹梢,在淡淡的月光下,好似遠樹在山嵐上浮動了。“新嵐”暗點曉字,說明嵐靄是剛出現(xiàn)的晨霧。這一筆為下文作鋪墊。因為嵐氣籠罩了整個山野,四圍霧濛濛的一片,人們透過那重重霧幕,眺望遠處的山峰,只能是一個混沌的總體感覺。“數(shù)峰青不齊”一句,將遠處的山景突然推到主位,畫出了連綿起伏的峰巒。“青不齊”三字頗有靈氣,寫出了山勢的活潑多變,和前面的“浮”字聯(lián)成一體,既表明山勢的高低不一,也表現(xiàn)了山嵐的飄曳不定。詩末句點出了山勢奔放有力,氣概非凡。“亂插”二字則畫出了群山連綿起伏、峭拔剛勁之自然動態(tài)。山如何能插入呢?實際上是山間白云繚繞,山頂?shù)囊话肼队谠仆猓硪徊糠直粷夂竦脑茖诱谘谧×耍@種情景正如李白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以云深反現(xiàn)山高,亦顯得山間云密霧濃了。
這首詩淡墨輕嵐,以詩寫畫,文筆古樸,別具一格。詩以對面著筆的方法,以樹之飄浮寫出新嵐的濃密,以云深反襯山高,畫面上既有群峰蜿蜒,峭拔入云的山勢奔馳的陽剛之美,又有淡月煙樹飄曳朦朧的陰柔之美,兩相輝映,構(gòu)成了一幅和諧恬靜的曉景畫,意境獨到。
上一篇:黃任《西湖雜詩十四首(其八)》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厲鶚《淮城使風(fēng),暮抵揚州》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