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珪·江城子》原文賞析
王溫季自北都歸,過余三河,坐中賦此
鵲聲迎客到庭除,問誰歟,故人車。千里歸來,塵色半征裾。珍重主人留客意,奴白飯,馬青芻。
東城入眼杏千株,雪模糊,俯平湖。與子花間,隨分倒金壺。歸報東垣詩社友,曾念我,狂醉無?
這首詞大約作于金正隆四年(1159)前。王溫季(一作王季溫),乃詞人舊友。北都,即大定府(今遼寧寧城西),又稱北京,或謂北都即中都,誤。貞元元年(1153)前大定府曾名中京,可稱中都。但至作此詞時,金都已遷至大興府(今北京市),并改名中都,而改中京大定府為“北京”。三河為縣名(今屬河北),詞人當時任三河縣主簿。此詞寫作者在三河縣迎候從北都遠行歸來的老友。詞的上闋寫友人到達及主人盛情留客。下闋寫與友人賞花飲酒。
詞開頭三句,寫出老友到達的情景。鵲噪能報喜,在我國古代早有記載。漢劉歆《西京雜記》云:“千鵲噪而行人至,蜘蛛集而百事喜。”在這首詞中,鵲已不僅報喜,且能迎客了。詞人對老友的到來并無思想準備,鵲聲把客人引到庭院前,他尚且不知,還問是誰,卻原來是故人坐車來到了。“歟”,疑問語氣詞。老友從遠道而來,風塵仆仆,衣裳上滿是灰埃。“千里”非實數,從大定到三河,實際距離僅六百里左右,這里取其成數。主人殷勤留客,蒸白米飯給仆人吃,用剛鍘下來的干草喂客人的馬。“奴白飯,馬青芻”二句,語出杜甫《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詩:“為君酤酒滿眼酤,與奴白飯馬青芻。”錢謙益注曰: “酤酒相賀,而又下及奴馬,燕喜之至也。”這是從側面烘托主人待友的親切情誼。
換頭句移情換景,首先描繪設宴的地點及景物。東城園林,千株杏樹,花開如雪,花影映在平靜的湖水中,景象何其絢麗。王勃《滕王閣序》云:“四美具,二難并。”“四美”言天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并。“二難”謂賢主、嘉賓難得。而現在是六美具并,人間難得幾度,則賓主之歡樂何可言喻,自然要“與子花間,隨分倒金壺”,縱情盡性一醉方休了。與友人共飲之樂如此,不禁憶起故鄉的老朋友們,故以叮囑老友作結:請老友回到故鄉,問問眾多的詩友們,還記著我昔日狂醉的樣子嗎?“東垣”,古縣名,秦置,漢改真定,金時為真定府。真定是蔡珪的故鄉,也是來客歸去的地方。詞人是客中送客,雖有勝景美酒,卻鄉情耿耿,故顯得情真意切。
這首詞看似平鋪直敘,卻頗多變化:一是運用側筆,故友來到,不寫如何殷勤待客,卻講如何待客之奴馬,對奴馬如此,對故友之殷勤可想;不寫詞人如何思念故鄉詩友,卻叮囑來客回鄉后詢問老友們是否還記得自己,并以這一問作結,顯得筆致新穎。與友人花前痛飲的場面,情景俱勝,異常美妙動人,為詞之高潮。蔡珪之詞今僅傳此一首,卻如此精湛爽利,這與他在詩歌創作上的成就分不開。蔡珪的主要成就在詩而不在詞,但此詞亦不弱。
上一篇:《段成己·江城子》原文賞析
下一篇:《黎兆勛·江神子》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