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京口留別張思順》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伯勞飛燕若為忙,還憶東齋夜共床。②
別后無書非棄我,春前會面卻他鄉(xiāng)。③
連宵為說經(jīng)憂患,異日相逢各老蒼。④
更欲少留天不許,曉風吹艇入垂楊。
【注釋】 ①京口:今江蘇省鎮(zhèn)江市。張思順:張履信的字,號游初,鄱陽人,曾任連江太守。②伯勞:鳥名,后以勞燕分飛比喻朋友分離。此句指當年東齋聯(lián)床夜話事。③春前:年初,立春之前。④“連宵”句追述連夜彼此敘說憂患的經(jīng)歷。
【譯文】 勞燕各自東西地分飛,好像在為惜別紛忙。鳥兒如此,不禁勾引起往事思量。東齋共床夜話的夢影,牽引著九曲愁腸。別后音書隔絕,知非棄我更覺彷徨。不提防春前會面,卻又在他鄉(xiāng)。多少憂患的經(jīng)歷,連宵傾吐凄涼。預(yù)料異日相逢,應(yīng)各是老色蒼蒼。很想稍留歲月,恐天公未肯如愿以償。啊,又要分手了!曉風吹送小艇進入萬縷千絲的垂楊。
【總案】 宋光宗紹熙二年(1191)姜夔自合肥往金陵,途經(jīng)鎮(zhèn)江,與舊友張思順相會,數(shù)宿傾談,回思故誼,感歲月之相催,竟留連而難舍。全詩僅述京口相會與分別的短暫經(jīng)過,但卻能夠通過“憶”“別”之情思,“憂”“老”之感慨,拉開人生漫長的時間距離,假借“勞”“燕”之紛忙,“曉風”“垂楊”之景致,展開人生離合的空間畫面,以烘托其情感主題,表現(xiàn)友人相親無間的摯誼。姜夔自云:“小詩精深,短章蘊藉。”(《白石道人詩說》)這首詩正是詩人以精深之思、蘊藉之情達致的廣遠而又深邃、曠蕩而又凄婉的人生境界。
上一篇:陳鑒之《京口江閣和友人韻》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王質(zhì)《倦繡圖》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