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莘《野泊對月有感》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可憐江月亂中明,應識逋逃病客情。①
斗柄闌干洞庭野,角聲凄斷岳陽城。②
酒添客淚愁仍濺,浪卷歸心暗自驚。
欲問行朝近消息,眼中群盜尚縱橫。③
【注釋】 ①逋(bu)逃:流亡者。②斗柄:指北斗七星中
玉衡、開陽、搖光三星,形似杓柄。闌干:橫斜貌。角聲:軍中的樂器聲,用以指揮軍隊進退。③行朝:指皇帝臨時駐處,即行在所。
【譯文】 在這亂世之中,江月依然那么明亮可愛,但它應該懂得流亡在外的病人的心情!看北斗星柄漸漸橫斜,仿佛就落在洞庭湖畔廣闊的原野;聽畫角聲聲凄慘欲絕,縈繞在這泊舟近處的岳陽城。飲酒解愁吧,反而增添了眼淚,我的愁思就像酒和淚一樣四處飛濺;浪濤卷起,引發了我的思歸之心,讓我暗自吃驚。多么想打聽一下南宋朝廷近來的消息啊,可眼前,群盜正在四處流竄縱橫!
【集評】 元·方回:“只‘江月亂中明’一句便高。三四悲壯,并結句自可混入老杜集。”(《瀛奎律髓匯評》卷三十二)
明·胡應麟:“周尹潛‘斗柄闌干洞庭野,角聲凄斷岳陽城’,陳去非‘晚木聲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陽樓’,二君同時,二聯語甚相類,皆得杜聲響,未易優劣。”(《詩藪·外編》卷五)
清·紀昀:“起得超脫,深穩之中,氣骨警拔,自是簡齋勁敵。虛谷評亦非過許”。(《瀛奎律髓匯評》卷三十二)
清·查慎行:“五六細潤。”(《瀛奎律髓匯評》卷三十二)
【總案】 此詩約作于建炎三年(1129),時北宋已亡,高宗即位臨安,南宋王朝立足未穩,到處兵荒馬亂。詩中充滿憂時憂國的感情,故方回、胡應麟等人均以為得老杜聲響。詩起句突兀,憂憤齊來,領起全篇,結句有茫茫無盡之感,中間兩聯情景交融,對仗工整,氣象雄渾中透露出悲壯深沉來。“斗柄闌干”二句成為前人愛引的名句,不是沒有原因的。
上一篇:周密《野步》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范仲淹《野色》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