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萬頃
井梧飛葉送秋聲,籬菊緘香待晚晴。
斗柄橫斜河欲沒,數(shù)山青處亂鴉鳴。
此詩描寫秋天清晨的景色。“井梧飛葉送秋聲,籬菊緘香待晚晴。”井梧,庭院里的梧桐。籬菊,籬笆旁的菊花,用陶淵明《飲酒》詩:“采菊東籬下”的字面。梧桐、菊花,是秋天最富有季節(jié)特征的景物。秋天的節(jié)候一到,梧桐便開始落葉,而菊花則漸漸綻蕾開放。開頭兩句即從這兩個景物落筆,描寫秋天早晨的景色。天井里的梧桐樹葉在晨風中飄墜,傳來秋天里特有的蕭瑟的聲息;籬邊的菊花,蓓蕾初坼,還沒有曬到太陽,所以沒有香氣散發(fā)出來,正等待著晚晴陽光的沐浴。詩人為了能夠準確生動地刻畫黎明時分的景色,竟虛點“晚”字,以虛擬的傍晚景象來映襯,構(gòu)思很精巧。“飛”、“送”、“緘”、“待”四個字,用得也很講究。它們一方面表達了濃重的秋意,另一方面又著意在“早”字上做文章,兼顧到題面的“早”字和首句“秋”字的兩層意蘊,頗見匠心。
后兩句從庭院,籬笆的近景轉(zhuǎn)而寫遠景。“斗柄橫斜河欲沒,數(shù)山青處亂鴉鳴。”斗柄,北斗七星,形狀象一個帶柄的勺子,故云。仰望蒼穹,北斗星橫斜天際,銀河淺淡,將要在晨曦中隱沒,遠眺野外,在那幾座深綠色的山巒里,傳來一陣陣鴉鳥的鳴噪聲。夜間落葉蕭蕭的沉寂的氛圍,被鴉鳥的鳴叫聲沖破,顯出一片歡鬧的氣氛。
這首詩寫秋天拂曉時分的景色,除了首句略帶蕭瑟之感,其他三句不僅很好地刻畫了秋意深濃的景象,并且通過“待晚晴”的菊花,亂鳴的鴉鳥,著力表達出秋天所特有的生機,一反歷來詩文里秋氣肅殺的窠臼,十分難得。雖是一首七絕短章,但在取景上卻很繁復。既寫近景,又寫遠景;既寫天上,又寫地下;既寫靜態(tài),又寫動態(tài)。選景雅潔清麗,用筆巧妙空靈。一句一個角度,一句一幅畫面。它們相映成趣,構(gòu)成完整的秋晨圖。全詩讀來清新秀雅,明白曉暢,但在藝術(shù)構(gòu)思上獨具匠心,動詞和形容詞用得較多,選煉也極精確,對表情達意起到了重要作用。這些,使得詩在寫作上具有“成如容易卻艱辛”的特色。
上一篇:李商隱《無題》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宗澤《早發(fā)》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