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曹丕
西北有浮云, 亭亭如車蓋。
惜哉時不遇, 適與飄風會。
吹我東南行, 行行至吳會。
吳會非我鄉, 安得久留滯?
棄置勿復陳, 客子常畏人。
誰能不愛自己的家鄉呢?誰又能不思念自己的家鄉呢?家鄉的土,家鄉的樹,家鄉的山山水水縈系著游子的心;家鄉的妻子兒女,家鄉的父老鄉親,家鄉的朋友牽動著游子的衷腸。一首《西北有浮云》寫出了天下旅人心,寫出了古今游子戀鄉情。
詩以亭亭如蓋的浮云作喻,一起首即將游子飄忽不定的旅途生涯揭示給讀者,啟人想象。試想浮云被風吹而行,人又何嘗不是被世事所推移、被命運所撥弄呢?詩人設身浮云,由西北故鄉,隨風飄至東南吳會(吳郡和會稽郡)。可謂相距迢迢了。“行行”二字正暗示了離鄉的距離。和眾多的游子一樣,詩人也不愿在他鄉久留,故而明白地說道“吳會非我鄉,安得久留滯?”他鄉雖好,終不是久戀之地,落葉歸根,狐死首丘,更何況人呢?然而現實又是無法回避的,詩人只好故作豁達之言:“棄置勿復陳”。雖說他想丟開戀鄉的念頭不去談它,可是這念頭拂去還來,最終詩人吐露了天下旅人游子的共同心聲:“客子常畏人”。的確,一個客居他鄉的人,他總是掛念著故鄉的人和事,總是擔心著在他鄉不幸的遭遇,恐怕連做夢也是心驚肉跳的,他能不心懷憂懼嗎?
曹丕的《雜詩》共二首,此其中第二首。兩首詩所反映的是一個主題:游子思念故鄉的愁苦之情。這一首運用興喻手法形象地描寫游子的命運,令人同情,而直訴衷腸的心理描寫,更打動人心,它反映了天下所有游子的共同心理。
上一篇:《雜詩(其二)·唐·王維》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次沙河寨·清·吳兆騫》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