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唐彥謙
景為春時短, 愁隨別意長。
暫棋寧號隱, 輕醉不成鄉。
風雨曾通夕, 莓苔有眾芳。
落花如便去, 樓上即河梁。
春天匆匆欲歸去,友人又將握手告別,于是作者和友人或下棋或醉酒,百計千方想排遣郁結于心中的憂愁,但所做的一切都無濟于事。入夜依然難于入眠,晨來又見庭園內眾花零落青苔,此情此景,使人倍覺凄然悱惻。雖然詩中并不多見憂愁傷感之詞,但由這人事景物所構成的一幅殘春圖,卻處處透露出無限的感傷情調。
“景為春時短,愁隨別意長。”這一“短”一“長”并不單純是一種時間的記錄,而是表達了在特定情景下作者特有的主體心理體驗。大概在春光明媚的季節,作者和友人一起共享了許多無比歡樂的時日,但光陰荏苒,美好的日子轉瞬即逝,作者很自然地發出了“春時短”的感嘆,而在這個時節,友人又將辭別而去,由此又催生出作者更多的憂愁?!皶浩鍖幪栯[,輕醉不成鄉?!迸c友人對弈,暫且將自己歸入隱士之流,借隱士的灑脫豁達來調節內心的頗多不安;而借酒澆愁,醉入夢鄉,便可以忘卻人生種種煩憂,但又偏偏不能成夢,主觀的愿望和行為的結果總是相悖離,這反而加深了作者的惆悵,于是便有“風雨曾通夕,莓苔有眾芳”之句。既不能成夢,更難于入眠,輾轉反側,這一宵的風雨聲便時時在耳,這里簡約生動地描繪了作者愁情滿懷的情狀;翌日清晨,起身推門而出,但見庭園中春花萎謝,灑落青苔,真是“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眾芳凋零,足以使多愁善感的詩人傷感萬分,而緊接著又有“落花如便去,樓上即河梁?!崩盍昱c蘇武詩中曾有“攜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兩句。此詩用此典借以點出相善的友人即將在落花時節揮手道別。至此,詩歌便進入了一個更深的情感層次。如果說詩的前六句著重寫作者因景生情,表達出對歲月易逝、春光難留的感傷,那么最末兩句則集中表現作者對友人即將辭別的無限感懷。作者一方面有意渲染由這殘春景物所帶來的傷感氤氳,同時又處處為刻劃友人離別的深長情意作情感的鋪墊。全詩既傷景物,又傷人事,融事入景、景事相互烘托,這樣不僅使詩的情感表現極為出色,也使詩的情感層次更為豐富。
上一篇:《春晴懷故園海棠二首(其二)·宋·楊萬里》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春游湖·宋·徐俯》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