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劉克莊
晴窗早覺愛朝曦, 竹外秋聲漸作威。
命仆安排新暖閣, 呼童熨貼舊寒衣。
葉浮嫩綠酒初熟, 橙切香黃蟹正肥。
蓉菊滿園皆可羨, 賞心從此莫相違。
這首七言律詩,一名《初冬》。綜合兩個詩題的意思,更切合詩的內容,即寫的是初冬的景色。通過寫景,顯現了作者恬淡、閑適的心情;再深入一層探索,似乎還可以感到作者失意后清高孤傲的情懷。
首聯從“聲”、“色”兩方面著筆,寫初冬的晨曦和風寒。“晴窗”一句把初冬早晨萬道霞光映于晴窗之上的景色寫得清朗、明麗;“竹外”一句點明節令,“秋聲漸作威”,說明由秋入冬,寒氣開始逼人了。頷聯寫作者為過冬所作的準備,“新暖閣”寫住,“舊寒衣”寫穿。頸聯寫飲酒自娛:美酒釀就,其色如嫩綠的竹葉;經霜肥蟹,其黃若既剖之橙,持螯下酒,其甘美快意可知。尾聯寫觀賞,是說滿園菊花迎風斗霜,應莫違花信,及時觀賞娛目。
這首詩,《后村先生大全集》(涵芬樓影印舊鈔本)和《劉后村詩集》(清康熙五十九年遂安堂藏版)皆未載,無從確定其確切的寫作時間和背景,如果只是就詩論詩,似乎純屬寫景,看不出多少微言大義。如果仔細琢磨,卻有言外之意。劉克莊另有兩首題為《冬至》的七言律詩,在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上就和這一首明顯不同。《冬至》其一云:“病逢佳節倍投床,臥聽群兒笑老蒼。僅可六藏數龜息,安能三黜入鹓行。脈微藥焙常儲火,足冷茅檐定有霜。多謝天公相暖熱,起披敗絮負朝陽。”其二尾聯云:“老退尚余憂國念,朝來云物果災祥。”顯然,在這兩首詩里,作者是直抒胸臆:他晚年雖然病弱潦倒,而仍未忘懷國家。這首《冬景》詩,當是他被貶歸田時所作,雖然思想并未外露,但字里行間仍然流淌著作者的感情細流。劉克莊一生憂國,曾三次入仕,三次被黜,單因所寫《落梅》詩中有“東風謬掌花權柄,卻忌孤高不主張”句,即被指為訕謗柄臣而被閑廢十年。但他并未因此而屈服,而是棲遲衡門,寄情菊酒,閑適而孤傲。這首詩中寫到的秋去冬來,寒風施威,他備舊衣御寒,煮肥蟹下酒,表現的正是安然自適,不阿諛、不乞求的高潔情操。尤其是“蓉菊滿園皆可羨,賞心從此莫相違”一聯,更寫出他醉心東籬,樂與菊花為伍的逸情。前人有言:大凡詠菊者,多非單單抒發恬淡之志,而亦往往借以渲泄胸中不平之氣。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可謂淡泊為志,但龔自珍詠陶潛詩謂“陶潛酷似臥龍豪,萬古潯陽松菊高。莫信詩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騷。”這里,劉克莊對菊花如此的一往情深,也正是他悠閑而又傲岸的心境的真實反映。
這首詩在藝術上的特點,主要是工妙、清麗,出語自然,不事雕鑿。這和他許多律詩中好用故實的寫法是不同的。劉克莊在律詩的對仗方面下過較多機械的工夫,他曾經分門別類地作好許多對偶,寫作時信手拈來,搭配成詩。因此,有些對仗,語言雖工而意欠深蘊,詩味也自然顯得有些平淡。這首詩的頷、頸二聯是不是也可看出這一特點呢?
上一篇:《元日·宋·王安石》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初夏即事·宋·王安石》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