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蘇舜欽
別院深深夏席清, 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午, 夢覺流鶯時一聲。
蘇舜欽的詩歌“筆力豪雋,以超邁橫絕為奇”(歐陽修《六一詩話》)。但這首小詩卻寫得輕靈活脫:幽深的小院,清涼的竹席,透過簾櫳綽約明艷的榴花,灑滿庭院沁人心脾的樹蔭,猶如一個個相銜接的空鏡頭,自然流暢地活畫出了夏日當午時小院清景,而剔透的簾櫳,斑駁的綠蔭更造成了一種清幽的氛圍。就在這朦朧的境界中,詩人恍然入夢,一覺醒來,入耳的是濃蔭深處流鶯婉轉的啼鳴。詩里沒有正面描寫晝寢,但從第三句的遍地清蔭到末句的覺聞流鶯,有如“蒙太奇”的手法,在不言之中將詩人在繁蔭庇護下酣然而寐交代給了讀者,筆法顯得十分活潑輕靈。
這首絕句以“夏意”為題,但作者并未直奔題旨,也未訴之理念,全詩寫一庭院夏日小景,卻沒有酷暑炎日的熱浪,可以說是句句寫夏景,句句透涼意:曲徑通幽的別院的陰涼,如玉含風的竹席的清涼,“只用榴花紅勝火”,但隔簾相望全不灼人眼目,而從密匝匝綠絲中傳來的嚦嚦鶯聲似乎也帶來絲絲涼爽之氣,所有這一切又無不與覆地清蔭相關,而詩人的晝寢也正是在它的蔭庇之下。在酷夏的正午,在樹林覆蓋之下,得一片綠蔭,得一愜意的午休,就是詩人中心所屬的“夏意”。這里沒有宏大的題旨,也沒有深奧的哲理,所展示的就是生活中尋常的自然之理。宋詩長于說理,也常以折拗的筆法來表達禪宗哲理,而這首詩卻以平易的筆觸表達尋常自然之理,于平易中見真率,雖尋常亦有理趣。劉希夷以“極平夷安貼”的贊語來評價這首小詩是非常允當的。
上一篇:《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唐·杜審言》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夏日·宋·寇準》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