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詩詞《左慈戲曹》原文|譯文|賞析
飛步凌云遍九州①,獨憑遁甲自遨游②。
等閑施設神仙術,點悟曹瞞不轉頭③。
【釋詞】
①凌云:指直上云霄。九州:泛指全國。王昌齡《放歌行》:“清樂動千門,皇風被九州。”
②遁甲:術數(shù)的一種。十干中“甲”最尊貴而不顯露,“六甲”常隱藏于“戊、己、庚、辛、壬、癸”所謂“六儀”之內,六儀分布九宮,而“甲”不獨占一宮,故名“遁甲”。遁,隱形,這里指左慈得天書三卷,名曰:“遁甲天書”。
③點悟:古代方士的點化術,傳說神仙運用法術能使物變化。
【賞析】
曹操進位魏王,并建成魏王宮。孫權進獻溫州柑子,以示慶賀。送柑途中遇到一位自稱魏王鄉(xiāng)中故人左慈。他將柑子變幻成空殼,內中無肉,從而引發(fā)了一系列戲弄曹操的小故事。
左慈在歷史上確有其人,《后漢書·方術傳》有記載:“左慈字元放,廬江人也。少有神道。”史書記載的幾件神異的事,都被《三國演義》小說創(chuàng)作吸收了,同時還融化了《搜神記》中“左慈使神道”的情節(jié)。但這些記載都沒像《三國演義》里刻畫左慈,使他不僅是一個神仙的藝術形象,而且有鮮明的政治傾向。
“飛步凌云遍九州,獨憑遁甲自遨游”。他能夠騰云飛天、空山透石、隱形變身,有著神奇的本領。在曹操的王宮大宴上,左慈說:“大王今日水陸俱備,大宴群臣,四方異物極多,內中欠少何物,貧道愿取之。”曹操曰:“我要龍肝作羹,汝能取否?”左慈取墨筆于粉墻上畫一條龍,以袍袖一拂,龍腹自開。從龍腹中提出龍肝一副,鮮血尚流。還可以在魚池中釣出松江的鱸魚,可以在金盆中取來紫芽姜。曹操問他:“汝有何術,以至于此?”左慈說:“貧道于西川嘉陵峨嵋山中,學道 三十年,忽聞石壁中有聲呼我之名,及視,不見。如此者數(shù)日。忽有天雷震碎石壁,得天書三卷,名曰‘遁甲天書’。”
“等閑施設神仙術,點悟曹瞞不轉頭。”左慈這個神道顯示了自己神奇的道術以后,進而向曹操表達了自己的政治傾向,勸曹操隱退,主動讓位于劉備。他對曹操說:“大王位極人臣,何不退步,跟貧道往峨嵋山中修行? 當以三卷天書相授。”曹操說:“我亦久思急流勇退,奈朝廷未得其人耳。”左慈笑曰:“益州劉玄德乃帝室之胄,何不讓此位與之? 不然,貧道當飛劍汝之頭也。”曹操大怒,喝令獄卒將其痛打、上枷、鎖牢、收監(jiān) “連監(jiān)禁七日,不與飲食。及看時,慈端坐于地上,面皮轉紅。”曹操無可奈何。這一情節(jié)是《三國演義》在史傳和志怪筆記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的左慈戲弄曹操的故事,表達了人民的愛憎感情。
后左慈不知所往,曹操命畫影圖形,捉拿左慈,三日之內,與左慈一般模樣者,竟有三四百個。圍住斬殺,“人人頸腔內各起一道青氣,到上天聚成一處,化成一個左慈,向空招白鶴一只騎坐,拍手大笑曰:‘土鼠隨金虎,奸雄一旦休?!’操令眾將以弓箭射之。忽然狂風大作,走石揚沙,所斬之尸,皆跳起來,手提其頭,奔上演武廳來打曹操”。曹操的殘暴,令人發(fā)指。寧可錯殺數(shù)百人,不放過左慈一人。左慈是正義的化身,非但殺不死,還宣告了奸雄末日的到來。“土鼠隨金虎”,暗指庚子年,即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曹操卒。在曹操之死前描寫左慈這一形象,是小說家借左慈極盡嬉笑怒罵之能事,無情地嘲諷,盡意地戲耍,借以鞭撻曹操。以此伸張正義,懲治奸邪,宣泄尊劉貶曹的政治情感。
上一篇:三國詩詞《孫綝廢主》原文|譯文|賞析
下一篇:三國詩詞《張任之死》原文|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