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詩詞《借東風》原文|譯文|賞析
七星壇上臥龍登①,一夜東風江水騰。
不是孔明施妙計,周郎安得逞才能②?
【釋詞】
①七星壇:諸葛亮借東風,請周瑜為他在靠近江邊的南屏山上修一個平臺,四周栽上花木。諸葛亮先在平臺上點燃七盞燈,對天禱告。七盞燈忽然射出閃電,激起七聲雷鳴,好像七顆明星,照得大江上下一片光明。后人稱那平臺為七星壇。
②周郎:周瑜曾為東吳建威中郎將,吳人皆稱其為周郎
【賞析】
赤壁之戰的主戰場在長江上,孫劉聯軍的總戰術是火攻,圍繞火攻創設了一系列的計謀,但最后決定成敗的關鍵是有無東風。
對于東風的有無,曹操胸中有數,頗有見識。當他采納龐統的連環計時,謀士程昱便向曹操進言:船皆連鎖,須防火攻。曹操大笑,說:“凡用火攻,必藉風力。方今隆冬之際,但有西風北風,安有東風南風耶?吾居于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燒自己之兵也,吾何懼哉?若是十月小春之時,吾早已提備矣?!敝T將皆拜伏曰:“丞相高見,眾人不及?!敝钡街T葛亮借東風已刮起,程昱趕快入帳提醒曹操:“今日東南風起,宜欲提防?!辈懿傩υ唬骸岸烈魂柹?,來復之時,安得無東南風?何足為怪!”從這兩段君臣對話,足以表明曹操既聰慧超人,又剛愎自用,既經驗豐富,又思維定勢。但他畢竟比周瑜考慮問題精細縝密。
周瑜忙于實施計謀,為火攻創設條件時,卻沒有想到冬天沒有東南風這一關鍵問題。所以當他引眾將立于山頂,遙望江北水面艨艟戰船,忽見曹軍寨中,被風吹折中央黃旗,飄入江中,還大笑曰:“此不祥之兆也!”只是當西北風刮起旗角從他臉上拂過之時,他才驚醒過來,冬天時節,火攻事宜,只欠東風,不由得“大叫一聲,往后便倒”,一時憂急如焚,昏厥倒地。
赤壁決戰前夕,周瑜突然病倒,眾人愕然。惟有諸葛亮笑曰:“公瑾之病,亮亦能醫?!濒斆C陪諸葛亮入帳問安。諸葛亮曰:“連日不晤君顏,何期貴體不安!”周瑜回答:“‘人有旦夕禍福’,豈能自保?”諸葛亮笑曰:“‘天有不測風云’,人又豈能料乎?”周瑜聞言失色,料想諸葛亮必知其意,乃用話挑之:“欲得順氣,當服何藥?”諸葛亮一邊笑著說,一邊用筆密書十六個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見了大驚,乃向諸葛亮請教。諸葛亮提出在南屏山設七星壇,于臺上作法,借三日三夜東南風,以助周瑜用兵。
諸葛亮比之曹操,不僅能知其然,而且能使其然;比之周瑜,不但能謀人,而且還能謀天。用周瑜的話來說:“此人有奪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測之術?!比绱苏f來,借東風把諸葛亮神化了。小說家也極盡神道形象的描繪:“沐浴齋戒,身披道衣,跣足散發,來到壇前”,“焚香于爐,注水于盂,仰天暗?!保麸L喚雨。于是小說中的與歷史上的諸葛亮就拉開了距離,他成為既是有高尚民族傳統道德倫理的賢臣,又是似道若仙的智謀超人。因此是中國文化的智謀化身。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去審視,準確地說諸葛亮是中國智謀的集合體,在他身上有賢臣治國安邦、輔佐王權之術,有軍事家用兵設計之謀,有官場權謀之法,有縱橫家捭闔游說之才,有儒釋修身養性之功,有道家驅妖逐魔、觀天象、辨陰陽以謀人事之道……他代表了中國謀略文化之大成。諸葛亮形象千百年來不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文化背景的穩固性。因此,我們不必去深究借東風的科學根據,而應當把它視為一種中國理想主義的文化去加以闡釋。
上一篇:三國詩詞《何進之死》原文|譯文|賞析
下一篇:三國詩詞《傅僉之死》原文|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