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宋清詩詞·隋唐詩歌·杜荀鶴·山中寡婦》鑒賞
杜荀鶴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苧衣衫鬢發(fā)焦。
桑柘廢來猶納稅,田園荒后尚征苗。
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
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
此詩又題《時世行》,它描繪深山中一位寡婦的形象,從而反映了唐末混戰(zhàn)局面,給社會生產(chǎn)及人民生活所帶來的嚴重破壞與災難。這是他的主要代表作之一,常為后世選詩者青睞。
首聯(lián),點明棲身深山的環(huán)境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苧衣衫鬢發(fā)焦。
唐末連年征戰(zhàn),造成“民鳥共愁”、“四海殺盡”的慘局。這一聯(lián)就是這個現(xiàn)實的縮寫——
戰(zhàn)亂奪走了她的丈夫,使她孤苦伶仃地守著茅屋,棲身于深山之中。身著粗布衣服,連烏黑的頭發(fā)也變成了如今的枯焦,面容憔悴。蓬茅,即茅屋。麻苧,即苧麻,可制麻布。焦,顏色枯黃。
頷聯(lián):揭露橫征暴斂,田園荒蕪
桑柘廢來猶納稅,田園荒后尚征苗。
桑柘(zhè浙),落葉喬木,葉厚而尖,可以飼蠶,其功效同桑木相似。廢,即荒廢、毀壞。此指桑柘地的毀廢。這是說,她自失去丈夫之后,家中無人種田,也無力護桑,可是,官府卻照例要她繳稅納糧。這里的苗,指征收“青苗稅”。這是代宗廣德二年開始增設的田賦附加稅之類。這種沉重的負擔,壓得寡婦無法活下去,但又不能不茍延殘喘地生活著。
頸聯(lián),再補敘寡婦的生活苦況
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
時挑,經(jīng)常挖摘;旋斫(zhuó濁),隨即砍斫。這是說,寡婦常常挖來野菜,連根帶梗地煮著吃;至于所用柴火,也是現(xiàn)砍現(xiàn)燒,燃“生柴”,還要“帶葉燒”,真夠苦的。詩人把一個處于深山角落里的寡婦那種悲慘萬狀的苦況,描畫得淋漓盡致。
以上三聯(lián)是從各個側(cè)面,詳述了“山中寡婦”的孤苦無告和饑寒交迫的生活情狀。
尾聯(lián),抒發(fā)詩人的感慨
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
任,任憑,盡管。征徭,賦稅與徭役。也應,也仍;無計,沒有法子。這一聯(lián)是說,深山本非居人之地,社會殘破局勢,迫得寡婦不得不逃進叢山之深處,但是,仍舊逃脫不了賦稅和徭役的網(wǎng)羅。
這一聯(lián)很重要,把讀者的視線從“山中寡婦”引向更廣寬的境地,讓人由點到面地看到更多更多的苦難的人們。這樣,就從更大范圍和更深刻程度,揭露了當時的殘酷剝削,使詩之底蘊更為深厚。
* * * *
這首七律,使用白描手法,語言真樸感人,風格清新流暢,確是杜荀鶴的代表作。
杜荀鶴繼承張藉、白居易的近體詩風格,但他卻把新樂府吟哦的題材,攝入了自己的近體詩中,做到“師古而翻新”,既不依賴用典,又不事夸張,而是自創(chuàng)一套語言平實,而又富有情趣,并煥發(fā)著時代氣息的新型近體詩,即“杜荀鶴體”。
上一篇:《隋唐五代宋清詩詞·隋唐詩歌·李白·將進酒》鑒賞
下一篇:《隋唐五代宋清詩詞·隋唐詩歌·王維·山居秋暝》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