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兩晉南北朝詩歌·南北朝詩歌·南北朝文人詩歌·沈約·夜夜曲》鑒賞
沈約
河漢縱且橫,北斗橫復直。
星漢空如此,寧知心有憶?
孤鐙(燈) 曖不明, 寒機曉猶織。
零淚向誰道,雞鳴徒嘆息。
永明詩體的出現(xiàn),使六朝詩風有了一個共同的趨勢。詩之題材狹小了,詩之情緒纖柔了,但音律精細了,對仗更加工整,產(chǎn)生了不少“詩律工細”的詩人,有時詩歌風格也很高超。而沈約就是這批詩人中的著名代表,而這首《夜夜曲》正體現(xiàn)這高超藝術(shù)風格的佳作。
沈約的《夜夜曲》曾作有二首,除現(xiàn)讀的八句一篇之外,還有四句成篇的。梁《樂府題解》曰:“《夜夜曲》,傷獨處也?!弊⒄咧赋觯骸半s曲歌辭”中沈約寫有二首,此其第二篇。
遙望滿天星斗,只見銀河滔滔,北斗縱橫,似乎要告訴一些什么,頓悟:天河方位的遷異,北斗斗柄指向的橫直,正說明季節(jié)的變化,時序的推移,時間的奔逝。面對如此夜景,思婦滿懷愁思和悲緒,朝天發(fā)問:“星漢空如此,寧知心有憶?!”你老天總是不明白奴家望夫早歸的心理,只管不斷地往前流走。她巴不得斗柄能指著一個方面不動,讓天河倒流,讓自己遠行的愛夫早點回來伴著,教孤苦伶仃的日子早早結(jié)束。何以知道“心有憶”者,即此念遠之婦呢?詩人在最初自賦的《夜夜曲》(四句篇)中就告訴了人們:“北斗闌干去,夜夜心獨傷;月輝橫射枕,燈火半隱床。”
其實,這八句篇的《夜夜曲》,乃是作者在以上四句詩篇的基礎上擴展而成的。因此,此詩的后半篇,就是沿著這個思路加以描述和發(fā)展的。詩人在前半首借星空引出思婦,并點出詩旨“傷獨處”之后,即以大筆濃墨來渲染思婦的處境和心情。她夜夜處于“孤燈曖幽?!?謝惠連語)的凄楚境況中,整天流露著“泣涕零如雨”(漢古詩語)的悲苦情態(tài)。這里的“孤燈”、“寒機”、“零淚”和“嘆息”,集中地渲染了這個特定的環(huán)境和典型的人物——念遠的思婦。在這時出現(xiàn)的詩意詩情的高潮,正好把這個“思婦念遠”的詩旨具體生動地突現(xiàn)在人們的眼前,令你見了難以忘懷。
* * * *
沈約不愧為“永明體”的首倡者,確是一位語言文字調(diào)遣的不凡高手。一篇五言八句的短短篇幅,納入了一個飽含情愫“思婦念遠”的凄美故事。在敘寫中并沒有具體點明詩中主人公是“思婦”,而且連其性別也是人們在字里行間找到的。然而,其境、其事、其人、其情,歷歷在目,可視可即可思可望。正如宋人所言,其詩語已達到:“句中無余字,篇中無長語,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的高超境界。翻閱《樂府詩集》等古籍,可以看到后世的不少擬作和仿作。近者,即有梁簡文帝蕭綱的“靄靄夜中霜”;遠者,又有唐宋詩家的仿作。如唐人王偃的“北斗星移銀漢低”、唐釋貫休的“蟪蛄切切風騷騷”,以及宋代大家歐陽修的“浮云吐明月”,等等擬作與續(xù)作??梢娚蛟娝囆g(shù)生命力的強大,詩歌影響的邈遠。
上一篇:《隋唐五代宋清詩詞·隋唐詩歌·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鑒賞
下一篇:《隋唐五代宋清詩詞·隋唐詩歌·李商隱·夜雨寄北》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