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大均
血灑春山盡作花,花殘人影未還家。聲聲只是為天涯?! ∮泻拗鞓钱旞P闕,無窮青塚在龍沙。催歸不得恨琵琶。
這首小詞,卻有著重大的分量。它裝載著一位始終一節的愛國志士的家國淪胥之巨慟深悲。這是用血淚譜成的哀歌。
這首詞,托意杜鵑,用隱曲的技法抒寫他眷念故國的凄苦心境,杜鵑,恨鳥也。傳說蜀帝杜宇,為其臣下所愚,禪位以憂卒?;昊癁轼B,啼聲悲苦,如喚“不如歸去”。蜀人哀之,呼為杜鵑。作者借象征失國的冤禽,來展開其藝術構思。上片三句,一派傷離念遠之情,并自落花啼鳥中曲曲流出?!把獮⒋荷奖M作花”,這是從橫向的空間畫面來展示主題;杜鵑的啼血,灑向春山,催開了帶著血痕的杜鵑花——“自有沾花血,相和雨滴新”,賈島《子規詩》已用其意。杜鵑花,又名“映山紅”,春來彌望,燦若云霞。然而在哀時的詞人看來,竟是恨禽的血跡染成。這是何等凄厲、悲壯的意象呵!用在首句,破空而下,尤覺觸目悵懷?!盎埲擞拔催€家”,角度一變,改從縱向的時間序列來刻畫抒情主人公的心態。啼血催開的花朵已經飄零,百草千花的芳菲時節已經過去,可是翹企以待的遠人在哪里呢?卻連影子都不曾看見。以“人影”與“花殘”作對,更加突出了這種焦心蒿目的感情分量?!奥暵曋皇菫樘煅摹?,此句如倒卷簾櫳,透露出前面提到的“作花”、“花殘”之全過程,莫不是在鵑啼聲中進行的。這種手法如燃犀照水,全盤為之透亮。上片三句,橫說豎說,不外鵑啼二字?;蛘哒f,不過“杜鵑枝上杜鵑啼”而已。然而何限念遠之哀情,具足行間。非情摯筆深,詎可及邪?
下片三句,另起一意。由前片之寫鳥,轉入記人。其人為何?則埋香絕域之漢宮佳麗王昭君是也。據《后漢書·南匈奴傳》:王昭君名嬙,元帝時以良家子入選后宮,數歲,不得進見。匈奴呼韓邪單于南朝,元帝賜宮女五人。昭君乃自動請行。臨辭大會,昭君豐容靚飾,光照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元帝大驚,意欲留之,而難于失信。遂與之,生二子。王昭君的身世見于史冊者大致如此。過去的失志文人對于昭君不見重于漢宮而遠嫁異域,多表同情。江淹《恨賦》有“明妃去時,仰天太息,紫臺稍遠,關山無極”之悲嘆。杜甫在《詠懷古跡·其三》中,更一往情深地吟道:“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珮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彼@然是借詠昭君以寄托自己飄泊西南的身世之悲感了。屈大均也是如此,借拋親別土、葬身荒徼的昭君,以抒寫其國破家亡之遺民的哀慟,并把它同杜鵑聯系起來,兩相映發,益覺凄惋無盡。“有恨”二句,一言生離之恨,一述死葬之哀,以工致的屬對,勾勒出她悲劇的一生?!爸鞓恰薄ⅰ傍P闕”,指長安的漢家宮苑?!爱敗保瑢σ病_@些巍然對峙著的鳳閣龍樓,是既令她向往,又被她詛咒的地方:這里曾銷蝕過她美好的青春,而迫使她和親絕域;這里又曾拒絕過她回漢的請求,而令她再嫁新主。然而,這里畢竟是祖國的心臟,是她的父母之邦的象征。怎能不牽動她那交織著眷戀和苦恨的感情呢?“青塚”、“龍沙”,指她埋骨之所?!褒埳场保局肝饔虬埗岩粠е衬UZ出《后漢書·班超傳》“坦步蔥雪,咫尺龍沙”,后為塞外之泛稱。“青塚”,內蒙呼和浩特市南大黑河畔有昭君墓,遠望墓表,黛色冥蒙,號為青塚?!稓w州圖經志》:“胡中多白草,王昭君塚獨青”這一抔青土,聳立在白草黃沙之間,本身就是一種象征,意味著她那不死的春心和頑強的生命之意志?!盁o窮”,猶言“終古”,永恒之意。
關于昭君的身世,詞人用飽含感情之筆作了生動的概括,已如上述。那么,她同題面所言的杜鵑,怎樣聯系起來呢?這兩件事物本無必然的聯系,要把它們挽合起來,頗不容易。然而,作者處理得很巧妙。他用聲音這條線索,把二者串聯成一有機的整體。這就是煞拍一句所起的作用。
“催歸不得恨琵琶”,點出了兩種聲音:杜鵑的催歸聲和琵琶的怨曲聲。杜鵑的凄切悲啼,沒能呼喚回遠嫁大漠的王昭君,但卻勾起她無盡的鄉愁——乃翻作琵琶怨曲,以寫其心中悲緒。石崇《王明君詞序》云:“昔公主嫁烏孫,令琵琶馬上作樂,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爾也?!弊钕忍岬搅苏丫c琵琶的姻緣。辛棄疾《賀新郎》:“綠樹聽鵜鴂,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馬上琵琶關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亦詠及此事,并把它同杜鵑初步地聯系起來。屈大均則專就此意生發,濃筆重墨地表現出有家歸不得,流怨入琵琶的人天大恨。這種結筆,上應鵑啼,拍合題面,將大片維橫萬里、上下千年的浮想,一下收攏,挽合到一個主軸上,不枝不蔓,渾然一體,這是何等的筆力!
屈大均身當明清易代之變,高節抗行,不事異朝。所作詩文,彌深江山陸沉之慟。如《壬戌清明》云“故國江山徒夢寐,中華人物又銷沉。龍蛇四海歸無所,寒食年年愴客心”,蓋作于臺灣鄭氏政權傾復以后,大規模的抗清運動也于焉中止。故流露出深深的失望情緒,并為自己歸依無所而悲愴。本詞所反映的也正是這樣一種情緒,只是手法更隱曲些而已。詞中欲歸無計的昭君,論其身世,與他這個浪跡天涯的亡國遺臣是有些類似的。象屈大夫自比美人香草,杜工部托意空谷佳人一樣,屈大均也將自己的身世之悲感寄托在杜鵑的悲喚與昭君之怨曲上了。哀悱纏綿,讀之令人凄斷。朱疆村題其《騷屑詞》云:“不信明珠生海嶠,江南哀怨總難平,愁絕庾蘭成?!币遭仔诺陌钹l關之作相比,也是有感于他的漂零身世而發的。
上一篇:吳文英《浣溪沙》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屈原《涉江》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