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筆者閱讀此詞時曾有過這樣的思緒和聯想:春末,在花木掩映的小樓里,最上層有一間雅致的閨房。春情初動的主人公從睡夢中醒來,陣陣寒氣彌漫到小樓上,明明是春曉,她卻感到像深秋一樣寒氣襲人、百無聊賴,就連主人公臥室中屏風上的山水風景也顯得那么暗淡無神。她的情緒如此低沉,當與一個夢境有關,古人云:“幽居之女,非無懷春之情。”(陸機《演連珠》),她大概做了一個關于愛情的美夢,一覺醒來不是那么回事,便產生了一種無可名狀的惆悵。
臥室無聊(“無賴”),或許室外的春色會給她增加點樂趣,便意態慵慵地踱步窗前,順手將華貴的窗簾掛到銀質小鉤上。下片三句系倒裝,只有先拉開窗簾,室外的景色才能映入眼簾——她看到落花安閑地飛舞,就像夢境般的輕盈舒適。轉念一想,輕揚的飛花也會像夢一樣地消逝,而綿綿細雨下個不停,仿佛在編織茫茫無際的愁網,使她無所逃遁。你看,一個被關閉在幽閨的少女,其處境何等難耐!作者用不著從反封建、抗禮教等方面去點題,但舊禮教對這位少女人情、個性的壓抑和禁閉,不言而喻。這就是詞。至于這首詞,更是歷來倍受稱道:“梁啟超在《藝蘅館詞選》眉批中云“曉陰”句為“奇語”,想必奇就奇在對人物內心感受的細膩刻畫上;卓人月《詞統》謂:“自在二語,奪南唐席。”“奪席”是才氣極高、壓倒他人取而代之的意思,此處是說這首詞超過了南唐諸家;王國維對于宋詞,自稱南宋獨賞辛棄疾一人,北宋諸家中,只喜愛晏殊、歐陽修、蘇軾、秦觀四人,其中對秦觀的“寶簾閑掛小銀鉤”句尤為激賞,認為不次于他的《踏莎行》“霧失樓臺,月迷津渡”二句,雖然“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優劣。”(《人間詞話》)上述諸位,不消說都是此詞的解人。
上一篇:蘇軾《浣溪沙》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納蘭性德《浣溪沙》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