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燁(1654—1722),世祖第三子。在位61年(1662—1722),年號康熙。由于他的勵精圖治,中國從一個分裂割據、外患紛擾、生產凋敝、社會動蕩的局面逐漸走上了國家統一、疆域鞏固、經濟昌榮的道路。他現存的1000多首詩,內容相當廣泛,這與他不囿于宮禁生活,廣泛接觸社會有關。他的很多詩可以說是生動形象的 “起居注”。
康熙三十五年(1696),作者第二次親統大軍征討噶爾丹時所寫的 《瀚海》詩:
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積沙流絕塞,落日度連營。戰伐因聲罪,驅馳為息兵。敢因黃屋重,辛苦事親征。
這里描寫了邊塞壯闊蒼涼的景色,一隊隊的士兵在艱難跋涉之中,作為皇帝的作者也是其中的一員。為了平息叛亂,玄燁曾三次率師親征,表現了不畏艱險滅此朝食的氣概。詩集中征噶爾丹、平三藩、收復臺灣等軍旅之詩占了很大比重,無不熔鑄了詩人親臨戰陣的真切感受。
其他如關心民瘼,訪求民隱的內容也不在少數。他的詩中存在著某些消極因素,譬如晚年由于建儲一事的困擾,流露出逃禪世外,人生如寄的哀音。綜觀玄燁的詩有氣勢雄渾、清新曉暢的特點。作者擅長七律,七律之外則是七言歌行了,他的這類作品清麗婉轉,回環跌宕,富有音樂感。但有些依例之作也未免流于板滯,缺少靈性。
上一篇:颙琰《燕九日漫成》
下一篇:奕《玉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