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兩宋詞·李清照·鷓鴣天》李清照
李清照
桂
暗淡輕黃體性柔①。情疏跡遠只香留②。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③。
注釋 ①“暗淡”句:宋陳景沂《全芳備祖·桂花門》引《爾雅》:“梫木,桂樹也,一名木犀?;ǖ祝涞t者謂之丹桂。黃花者能子,叢生巖嶺間?!雹谇槭枸E遠:謂人跡稀少。③“騷人”二句:屈原《離騷》多載草木名,卻未提及桂花,詞人認為這是一件憾事。可煞,可是,太過。
桂樹圖 【明】 劉度 四川省博物館藏
鑒賞 這首詞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全詞題詠“桂花”,作者還以花喻人,吐露出自己的人格志趣。
花卉的色彩是惹人喜愛的一個重要元素,因此開篇作者即從花色入筆。“暗淡輕黃體性柔”是描寫桂花的色澤形貌,作為一種花,光澤“暗淡”,色調“輕黃”,應是平凡遜色,難以引起人的注意,但是作者卻偏偏對其欣賞喜愛,桂花雖沒有牡丹的雍容華貴,也沒有芍藥的嫵媚裊娜,但是它卻有一種獨特的美——淡雅、柔和,而且還有“情疏跡遠只香留”的性格?!扒槭枸E遠只香留”暗示出桂樹多生于僻遠之處,不喜熱鬧,而是靜守著淡漠。宋之問《送姚侍御出使江東》詩:“為問東山桂,無人何自芳。”李白《詠桂》也云:“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笨梢?,人雖“情疏跡遠”,桂花卻芬芳如故,不為誰而改變,不因誰而愁苦。作者寥寥幾筆,就傳達出了桂花全部的風神與品質:花色淡雅,性體柔美,芳香馥郁,高潔瀟灑,可謂妙筆生花。
桂花如此怡人,作者不由生發出“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的感嘆,詞人以為,淺碧、輕紅固然在諸色中堪妙,然而對于桂花來說,這些色澤卻是不必的,因為它無須妝扮已經是“花中第一流了”,它的恬淡、素雅,毫不減少它的風采,而恰是它獨特的神韻。
下片的“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緊承上一片的意思而來?!八懖菽局?,可愛者甚蕃”(周敦頤《愛蓮說》),一年之中,名花眾多,競相開放,五彩繽紛。然而在某一個時節,總有一種花占盡春光,獨登花魁,桂花可能在名氣上稍遜梅、菊、牡丹,但在秋天它卻能搖曳生輝。梅花是春的使者,開在百花之前,而且姿容秀麗,儀態萬千,但是在秋季,它卻無緣爭美,因此“梅定妒”是必然了;菊花,雖也在深秋綻放,而且清秀雅致,幽香怡人,但面對著“情疏跡遠只香留”的桂花,它不覺也相形見絀,所以八月飄香的桂花自然是“畫闌開處冠中秋”了。李賀也曾云“畫欄桂樹懸秋香”(《金銅仙人辭漢歌》),可見中秋的桂樹,眾莫能比,難怪蘇軾《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贈元素》贊美:“月缺霜濃細蕊干,此花原屬玉堂仙?!睏钊f里《詠桂》中感慨:“不是人間種,移從月窟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p>
作者正沉浸在“桂華秋皎潔”(唐張九齡《感遇》)的美妙中,忽而筆鋒一轉,又生發出“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的遺憾?!膀}人”指屈原,他的《離騷》上多載花草之名,而獨不著桂花。陳與義在《清平樂·木犀》中說“楚人未識孤妍,《離騷》遺恨千年”,意思和本詞大體一致,皆以屈原不于《離騷》中提及桂花為憾事,這就又從側面烘托出了詞人對桂花的極力推崇和喜愛,對其不“入流”的不平。
全詞都是在詠桂花,而且作者賦予桂花很高的地位和評價,“自是花中第一流”“畫闌開處冠中秋”,但是細細品味,我們會發現作者還是有所指的。開篇作者就把桂花置于“情疏跡遠”的偏僻之地,與人隔開了一定距離;接著作者又引出“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何須”二字就說明世人對“淺碧輕紅色”格外追求,而無意留心淡雅的桂花;后來作者又寫到“梅花妒,菊花羞”極似人情世態,最后她以非凡膽量和勇氣指責屈原當年不收桂花入《離騷》是“情思”不夠,處處為桂花鳴不平,最終為桂花“正”了“名”。其實桂花正是詞人的寫照,為花正名,即是為自己正“名”,大概作者也像桂花一樣:樸實淡雅、高潔傲岸,而不為世人理解;滿腹才華、詩詞一流,卻不被世人賞識吧。(張雅莉)
上一篇:《兩宋詞·蘇軾·鷓鴣天》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趙鼎·鷓鴣天》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