褰裳
子惠思我(1),褰裳涉溱(2)。子不思我(3),豈無他人(4)?狂童之狂也且(5)?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6)。子不思我,豈無他士(7)?狂童之狂也且。
【譯詩】你若是真的想我,你若是真的愛我,那么,你就撩起衣裳渡過溱水河。你若是不想我,你若是不愛我,那么,想我愛我的男人,世上本來多。你這個傻小子,看你傻呵呵。你說你想我愛我,誰知是假是真?你敢撩起衣裳涉洧水?不怕河水深?你要是既不愛我又不想我,那么,世上想我愛我的,就沒有別的人?你可真癡呆呀!真是個癡呆人!
【解析】朱熹說:“淫女謂其所私者曰:‘子惠然而思我,則將褰裳而涉溱以從子。子不我思,則豈無他人之可從?而必于子哉?’”從“則將褰裳而涉溱以從子”一句看,是說吟詩的女子撩起衣裳渡河去找對岸的男子,這顯然弄錯了。從詩中語言看,是吟詩女子要求男子渡河來找她。此不待言。朱熹又斷定此女子為“淫女”,實在是又一“冤案”。
詩中所表現出來的女子的性格極為鮮明。有人說這是打情罵俏的歌謠,也是言之過甚。這女子的語言極為坦率,大膽剖白心曲,正是一種健康的戀愛方式。詩貴曲迂,而忌直白。這女子心中對那男子是很有感情的,“狂童之狂也且”一句就是剖白。意思是說:“傻小子,你還不明白我的心意嗎?”于是,也就不是“打情罵俏”之類。
《詩經》中有許多詩篇是女子直接大膽地剖白心曲,追求男子。這種情況在宋代以后的文學作品中極為少見,那原因就是宋代以后禮教的繩索越縛越緊。只要看看《紅樓夢》中的女子表白感情的艱難就可明了。這也正是朱熹反復冠以“淫”字的根本原因。孔子還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而在朱熹眼中多是邪念。此詩中女子正是尚未受過禮教的“教化”,才帶著明朗自然的人的天性。
上一篇:經典《被執過故里》詩詞解析
下一篇:經典《西北有高樓》詩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