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虞美人 有美堂贈述古》·蘇軾
蘇軾
湖山信是東南美,一望彌千里,使君能得幾回來?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燈初上,水調(diào)誰家唱?夜闌風(fēng)靜欲歸時,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這首詞作于熙寧七年(1074)七月,蘇軾時39歲,任杭州通判。
有美堂系嘉祐二年(1057)杭州太守梅摯所建,在吳山之上。堂名“有美”是因宋仁宗賜梅摯詩“地有吳山美,東南第一州”而取的。歐陽修曾為之作記。此詞即杭州太守陳襄將罷任,在有美堂中宴別諸僚屬時蘇軾即席吟成的一首惜別之作。
上片首二句,劈空而起展現(xiàn)出江南勝地的湖山之美。這里沒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般的具體描繪,只以“一望彌千里”一語,寫出東南水鄉(xiāng)澤國的秀麗遼闊,令人馳想一望千里、煙波浩渺的湖光山色。“信是”二字加得富有韻味,它不但以“真是”、“誠然”的涵義加重了對湖山美的贊嘆,而且與下句的“彌”字相呼應(yīng),托出了滿目風(fēng)光令人飽覽不盡的蘊(yùn)意。
下片仍寫依依別意,但卻采用了側(cè)寫的筆法。詩人運(yùn)用富有光影、音響和色彩的筆觸,描繪渲染出夜宴以及宴罷時的環(huán)境氣氛。“沙河塘里燈初上,水調(diào)誰家唱?”位于杭州城南的沙河塘雖為唐咸通二年(661)崔彥曾為殺錢塘江的水勢而開辟,但在宋時已成為杭州熱鬧繁華之區(qū)。最后二句推開一般時間的距離,描寫夜闌風(fēng)靜后人散筵終、行將告別的情景,這里詩人未寫一個“人”字,只描畫出一幅一江清澈碧波輝映一天明月的浩渺清幽的畫面,但此時無人勝有人,益發(fā)反襯出人去樓空的悵惘和孤寂。
上一篇:陳亮《虞美人春愁》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李煜《虞美人》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