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秋霽》·史達祖
史達祖
江水蒼蒼,望倦柳愁荷,共感秋色。廢閣先涼,古簾空暮,雁程最嫌風力。故園信息。愛渠入眼南山碧。念上國。誰是、膾鱸江漢未歸客。還又歲晚,瘦骨臨風,夜聞秋聲,吹動岑寂。露蛩悲、清燈冷屋、翻書愁上鬢毛白。年少俊游渾斷得。但可憐處,無奈冉冉魂驚,采香南浦,剪梅煙驛。
此詞為描寫羈旅生涯中懷鄉思別之作。寫自己旅途中的所感所想,當作于驛店或郵亭中。
開首三句,總寫秋景,為全詞定下了一個悲涼的情調。江水、柳、荷為眼中之景,“蒼蒼”兩字寫出了水勢的浩淼盛大,而柳、荷本為物,無所謂“倦”與“愁”,但在詞人看來,它們在秋天悲涼氣氛的籠罩下,似乎也有了一種既疲倦又愁悶的感覺。“古簾空暮”,古簾為古舊之簾,這句是由古簾聯想到暮色——古舊之簾上完全染上了一層濃重的暮色,同上句由廢閣聯想到涼意正復同一寫法。下句“雁程最嫌風力”,是寫暮色蒼茫中高空掠飛的大雁,寫出了蕭瑟秋風之勁之猛。“嫌”:怨也,惡也,憎也,寫雁之感情實表人之心情——離開故國遠行之惆悵心情。“愛渠入眼南山碧”,為想擬之詞。“渠”吳方言指稱之詞,即“你”。“上國”與“故園”同意。“誰是、膾鱸江漢未歸客。”膾,細切肉也;鱸,魚名;膾鱸,泛指家國的飲食。此處用唐詩人張翰秋風起時想起故鄉莼菜、鱸魚膾而辭官歸返的故事。
下片承“未歸”而起。“瘦骨臨風”,寫其自身。“瘦骨”指自己削瘦的身體,與“風”連寫,更為全詞涂上了一層感傷的色彩,與詞人此刻悲苦情緒融合無間。陣陣颯颯秋風之聲,呼嘯而過,打破這孤寂,為深夜驛亭增添了一種荒涼冷漠的色彩,寫出了秋季驛亭的特有景象。試想,窗外是颯颯秋聲,耳邊是寒蛩悲鳴,面前是清燈一盞,再加上無可言狀的身世之感,怎能不使人一夜之間鬢發變白,故“愁上鬢毛白”。
“年少俊游”句以下為憶往之詞。“年少俊游”指年輕漂亮的游伴。“渾斷得”意為完全斷絕了音信。下四句“采香南浦”指送別事,屈原《九歌·河伯》: “與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后用來泛指送別之地。“剪梅煙驛”指寄遠事。“俊游”音信雖不可得,而追想過去的事情,那可愛的情景,未了的感情,又再次冉冉而起,使人神魂為之動蕩。
上一篇:張耒《秋蕊香》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周邦彥《繞佛閣》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