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清平樂》·毛滂
送賈耘老、盛德常還郡。
時飲官酒于東堂,二君許復過此
毛滂
杏花時候,庭下雙梅瘦。天上流霞凝碧袖,起舞與君為壽。兩橋風月同來,東堂且沒塵埃。煙艇何時重理,更憑風月相催。
元符初,毛滂自衢州推官改授武康縣令,此詞大概是當時之作。
這首《清平樂》是毛滂送友人之作。詞題中的賈耘老,即北宋較有名氣的詩人賈收;盛德常乃是盛允升,二人皆是烏程人。“東堂”是毛滂住的縣令之舍,毛滂的詩詞、文集都以《東堂》命名。
這首詞上片描寫賓主在東堂歡聚、觀花飲酒的情景;下片婉轉表達了主人與二客相約他日再聚的心愿。
“杏花時候,庭下雙梅瘦”,首句用花暗示相聚的時間和地點。杏花盛開時,東堂庭院的兩株梅花已經凋謝。“瘦”寫出了梅的形態,這時流露出主人因客人不能賞梅的一絲遺憾。“天上流霞凝碧袖,起舞與君為壽”,“流霞”是飄舞的彩云; “碧袖”是美女綠色的舞袖。這里喻指盛開的桃花、杏花。主人和客人雖為梅花衰謝感到遺憾,但舉目望云,桃花、杏花開得正繁茂,粉白相間,青枝綠葉,宛如天空飄來的彩云綴繡在舞女綠色的長袖上,為在座的賓客祝頌勸酒呢。詞從桃花、杏花的靜態描寫到花的動態,用比擬的手法,把花寫成有生命力的多情美麗的舞女,而且為客人勸酒祝頌,這無疑是很巧妙的描寫。
“兩橋風月同來,東堂且沒塵埃”,“兩橋”喻指賈耘老和盛德常所居之地; “風月”是清風明月,這里喻指吟風賞月的詞友。意思為:等到二位詞友再同來武康,只怕我又調離他縣,人去堂空了。但是,山水隔不斷我們之間的友誼,“煙艇何時重理,更憑風月相催”,“煙艇”形容小船。毛滂用“風月相催”委婉表達了自己的意愿,就讓清風明月代表我,催促二位動身再來吧!
這首《清平樂》上片四仄韻,下片三平韻,語言清雋,表現了詞人遺憾、欣慰、擔憂、期望多層次的心態,而這種心理是借寫景物來體現的,可謂情與景“妙合無垠”、“互藏其全”了(王夫之《薑齋詩話》)。
上一篇:陳師道《清平樂》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姜夔《琵琶仙》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