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清平樂 懷人》·趙崇嶓
趙崇嶓
鶯歌蝶舞,池館春多處。滿架花云留不住,散作一川香雨。相思夜夜情悰,輕衫淚滿啼紅。料想故園桃李,也應怨月愁風。
趙崇嶓是南宋嘉定十六年(1233)進士,曾當過石城令,官至大宗正丞。這首詞大約是他青年時代功名未就時的作品。
當時詞人客居他鄉,池邊的客館前洋溢著濃濃的春意。“池館春多處”中的這個“多”字,看似平常,實則用的非常貼近,恰到好處。“滿架花云留不住,散作一川香雨”二句,描寫暮春落花成陣的景象也顯得十分新穎、工巧。詞人把滿架茂密的繁花比作一片美麗的彩云,把落到水面的片片花瓣比作“一川香雨”,這就不僅使落花的描寫獲得了形象上、語言上的新意,而且在“花云”與“香雨”兩個比喻物間找到了內在的聯系。
下片抒寫客中的情懷。“相思夜夜情嶓”,情嶓(cong),即歡情; “啼紅”乃“啼血”的別稱,杜鵑又是相思鳥,它又是思歸的象征,詞人把自己暗比作杜鵑,也正蘊涵了這層意思在內。最后二句乃是詞人展開想象的羽翼,設想所懷之人在家鄉、在故園對自己的思念。以桃李隱譬所懷之人,人愁人怨以至連院中的桃李也都愁怨起來了,這便把人襯托得更加愁苦、幽怨。
上一篇:張炎《清平樂平原放馬》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辛棄疾《清平樂村居》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