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李徵君故居
露濃煙重草萋萋,
樹映闌干柳拂堤。
一院落花無客醉,
五更殘月有鶯啼。
【前解】
一解,先寫故居。○細思天下好詩,乃只在眉毛咳吐之間。如此前解:一、二,露自濃,煙自重,草自萋萋,樹自映闌干,柳自拂堤,會有何字帶得悲涼之狀?卻無奈作者眉毛咳唾之間,早有存亡之感。于是讀者讀未終口,亦便于眉毛咳唾之間,先領盡其存亡之感也。三、四逐字皆人手邊筆底尋常慣用之字,而合來便成先生妙詩。若知果然學做不得,便須千遍爛熟讀之也!
芳筵仿佛情猶在,
故榭荒涼事已迷。
惆悵羸驂往來慣,
適經門巷亦長嘶。
【后解】
一解,次寫徵君。○看他避過自家眼淚,別寫羸馬長嘶,便令當時常常過從意盡出。
上一篇:金圣嘆《紅樓院》批注賞析
下一篇:金圣嘆《經杜甫舊宅》批注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