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基·漁歌子》原文賞析
釣得鳊魚不賣錢,瓷甌引滿看青天。芳樹下,夕陽邊,睡覺蘆花雪滿船。
自從唐張志和《漁歌子》一詞問世,千百年來流傳不衰,擬作者代不乏人。這一詞調,配以這一題材,再點染一種淡泊、高遠的情趣,幾乎已成了定型,也幾乎已被寫濫了。但劉基這首仍然能引起我們的興趣,則在于他所取的角度比較新穎,寫得又非常生動,把一種傲世的狂態活靈活現地勾畫出來了。
漁翁釣魚飲酒,幾乎所有的《漁歌子》都是如此寫的,劉基卻以“不賣錢”三字出之。商品交換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后所必不可少的生存手段,漁翁打魚為業,不換錢是無以為生的,當然偶而地自捕自食卻也不妨。作者正是抓住了這點而加以強調。詞中“不賣錢”三字用得非常突出,帶有一種傲岸不羈、孤高絕俗的意味。因為不賣錢,便不和世俗社會發生交往。漁人釣得鳊魚,又滿滿地斟了一甌酒。元代江浙一帶的青瓷,質膩色瑩,是相當有名的。甌是青瓷所制,天是青天,甌中酒光瀲滟,浮動的也是青色。漁人究竟是手持酒杯,眼望青天,還是在酒杯中看到了青天的倒影?大概兩者兼是吧! 酒色天光杯影,上下輝映。黃庭堅有詩稱“青眼聊因美酒橫”,漁人此時對著鳊魚美酒,想來也是青眼有加吧! 此時此刻,人世間的一切煩惱均已忘懷了。
李白詩“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種仰天大笑是得意和自豪,而漁人引酒獨酌,眼看青天,則是無心的傲世。酒醉了,任憑小船飄蕩,在那“芳樹下,夕陽邊”,一覺醒來,船兒已飄到蘆葦叢中,滿船蘆花,似乎已灑滿了一層白雪。
此詩在藝術上的特點是人物形象極其鮮明,可試與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作一比較: 張詞如一幅雅淡清遠的水墨山水畫,畫面當以山水為主,漁人點綴在煙波浩渺的山光水色之中; 而劉基這一首則是一幅人物畫,至少人物與山水并重,漁人清高絕世的神情風貌和清幽絕俗的風景融合成一片了。
上一篇:《張淵懿·漁家傲》原文賞析
下一篇:《吳兗·漁歌子》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