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歐陽修2
吾常喜誦常建詩云3:“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4。”欲效其語作一聯5,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為難工也6。晚來青州7,始得山齋宴息8。因謂不意平生想見而不能道以言者9,乃為己有。于是益欲希其仿佛10,竟爾莫獲一言。夫前人為開其端而物景又在其目,然不得自稱其懷11,豈人才有限而不可強?將吾老矣12,文思之衰邪?茲為終身之恨爾13。
熙寧庚戌仲夏月望日題14。
1青州:地名,在今山東省。山齋:書房。2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有《歐陽文忠公集》。3常建:唐代詩人。4“竹徑”二句:《題破山寺后禪院》一詩的頷聯。禪房:僧舍。5一聯:律詩中的相聯二句。6造意:指沒有深切體會和情感而硬去寫詩。工:精美。7晚來青州:歐陽修于晚年(1068)來到青州,時年六十二歲。8宴息:閑居。9“因謂”句:此句是說青州山齋景色竟與常建詩境相似。不意:沒有料到。10希其仿佛:意為想要寫出類似常建的詩句。11自稱其懷:意為滿足自己的心愿。12將:抑或、還是。13恨:遺憾。14熙寧庚戌:即熙寧三年(1071)。熙寧:宋神宗年號。仲夏:農歷五月。望日:農歷每月十五。
【析點】 歐陽修于死前一年為其在青州的山齋寫了這篇題辭,實際是一篇創作體會談、一篇相當精到的文藝隨筆。從喜誦前人詩句而欲效之卻久不可得,作者悟知作詩憑“造意”是難得精美的;及至“宴息”山齋,身居常建所繪境界仍不能得佳句,這是因為前人已將此境寫得惟妙惟肖,正如李白所謂“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這兩種創作體驗,前者說明作詩要有真情實感、切實體會,模仿只落“第二義”;后者說明沒有新的體味、新的途徑,決難寫出超過前人的作品,這仍是重創造、反模擬因襲的創作思想的體現。歐公始終不能滿意自已的效仿之作,引為“終身之恨”,可見其創作中的嚴肅態度,同樣是“語不驚人死不休”的。
為山齋題辭卻不寫山齋,由常建的一聯名句引入,讀下去方知這原來既是對山齋景物的描述,又是抒發創作體驗的先導,這種寫法,落筆似遠實近,似曲實直,似繁實簡,頗能引人。
上一篇:《題章友直草蟲》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飛來洞避暑》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