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山亭柳①·晏殊》贈歌者
贈歌者
家住西秦,賭博藝隨身②。花柳上③、斗尖新④。偶學念奴聲調⑤,有時高遏行云。蜀錦纏頭無數⑥,不負辛勤。 數年來往咸京道,殘杯冷炙謾銷魂⑦。衷腸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見采,不辭遍唱陽春。一曲當筵落淚,重掩羅巾⑧。
①山亭柳,詞牌名。 ②賭,比賽競爭。 ③花柳,代指一切歌舞藝術才能技巧。 ④斗,競賽。尖,高處,過人之處。新,不是陳陳相因的舊套。 ⑤偶,隨便。 ⑥蜀錦,四川的絲織品,在當時很名貴,古時歌女多以錦纏頭,因借纏頭之名指稱贈與她們的財帛。 ⑦殘杯冷炙,語自杜甫《贈韋左丞》詩“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這首詩是寫杜甫當年身困長安時遭受的冷落。 ⑧重掩,屢次流淚,屢次擦干。
此詞風格一反以往的雍容華貴、閑雅圓融,變得激越悲涼起來。內容上也一反以往流連酒歌的生活、相思離別的閑愁、風花雪月的吟詠,而是反映了被侮辱、被損害的歌女的不幸命運,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起首一句,是歌女聲口,語氣自信而又自負。前兩句是歌女述說自己的出身,自言具有多種高超的藝術技能,敢和人比賽競爭,并且比別人高超,新穎獨創,絕不流俗。她偶爾隨便一唱當年念奴曾經唱過的歌,能讓天上的行云停住。這幾句,當是失意時回憶當年得意情事所言,所以,每一句自負的話后面,都有一種反襯中的失意悲慨。自負的口氣,實在是自負的不平。最后兩句寫當年得意之時,歌聲一發,令眾人傾倒,博得賞賜無數,不辜負自己多年的辛勞。
下片首句寫失意后凄涼冷落境遇的寫照。這個女子盼望能找一個可以終生相托的人,盼望找到一個足以托身的所在,可以安身立命,終生為之奉獻而不改變,假如有一個知她心的人接納,那么她將唱盡高雅美好的《陽春白雪》的曲子,把一切最美好的東西都奉獻給心上人。這雖然是一個歌女的口吻,但又體現了一個中國舊知識分子、封建士大夫的報國之情。“一曲當筵落淚,重掩羅巾”,可以想像得出,這個歌女在酒筵前唱歌,想起當年得意之時的滿堂彩聲,眼下卻這樣凄清冷落,不禁當即流下了眼淚。而當時在這個筵席前,作者由歌女之悲哀,引起了自身的遭遇悲傷。而悲哀時還要強作笑顏,其悲哀就更為深重了。
這首詞是晏殊諸多詩詞中的少見之作:詞寫一個紅極一時的歌女因年長色衰而遭棄絕的悲劇,較有現實意義;形式是全篇以敘事為主,直陳其事,一反其風流蘊藉的風格。全詞看似純為客觀敘述,但字里行間無處不包含著作者的身世感慨。
●山亭柳,唐代無此詞牌,始于晏殊。有平仄韻兩體,七十九字,句律不同。平韻始于晏殊,仄韻始于杜安世。又名《遇仙亭》。
晏殊許多詞寫景抒情,讀來很是輕松。比如下面這首:
訴衷情
晏殊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氣欲重陽。遠村秋色如畫,紅樹間疏黃。流水淡,碧天長,路茫茫。憑高目斷,鴻雁來時,無限思量。
這首小令,抒寫登樓懷遠,極有情致。上片描繪紅樹金菊,秋色如畫。下片寫水遠天長,情思無限。“鴻雁”隱露渴盼信息,“無限思量”申敘眷念之殷切,均含而不露。開頭寫景,著意點染色彩。全詞和婉雅麗,極有情味。
“菊花”的意象。作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睞,有人稱贊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清高的氣質。屈原《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詩人以飲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純潔;唐人元稹《菊花》:“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表達了詩人對堅貞、高潔品格的追求。其他“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鄭思肖《寒菊》)、“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陽后菊花二首》)等詩句,都借菊花來寄寓詩人的精神品質,這里的菊花無疑成為詩人一種人格的寫照。
偶學念奴聲調,有時高遏行云。
憑高目斷,鴻雁來時,無限思量。
上一篇:宋詞《定風波·黃庭堅》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宋詞《憶帝京·柳永》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