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洛陽女兒行》唐詩賞析,《洛陽女兒行》原文與注釋
王 維
洛陽女兒對門居,才可容顏十五余。①
良人玉勒乘驄馬,侍女金盤膾鯉魚。②
畫閣朱樓盡相望,紅桃綠柳垂檐向。
羅幃送上七香車,寶扇迎歸九華帳。③
狂夫富貴在青春,意氣驕奢劇季倫。④
自憐碧玉親教舞,不惜珊瑚持與人。
春窗曙滅九微火,九微片片飛花瑣。⑤
戲罷曾無理曲時,妝成只是熏香坐。⑥
城中相識盡繁華,日夜經(jīng)過趙李家。⑦
誰憐越女顏如玉,貧賤江頭自浣紗。
【注釋】 ①才可:恰好。②良人:丈夫。③九華帳:華麗的帳子。④季倫:晉石崇字季倫,家甚富豪。⑤九微:燈名。花瑣:指雕花的連環(huán)形窗格。⑥理:溫習(xí)。⑦趙李家: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婕好李平兩家。這里泛指貴戚之家。
【鑒賞】 這首詩作于開元六年 (718),王維十八歲。本詩描寫洛陽貴婦生活的富麗豪貴,夫婿行為的驕奢放蕩,揭示了高層社會的驕奢淫逸但又空虛無聊的生活。
詩的開頭八句是敘述洛陽女兒出身和嬌貴的生活。頭兩句交代洛陽女兒年方十五,“良人玉勒乘驄馬”,通過寫她夫婿的青白色的馬戴有飾以美玉的籠頭,借以言她夫婿的豪奢。后幾句則分別從食、住、行三個方面來描繪洛陽女兒嬌貴的生活。其中 “羅幃送上七香車,寶扇迎歸九華帳” 兩句用了互文手法,意在說洛陽女兒出門與返回,乘坐華貴的七香車,用寶扇作為儀仗,上下車子,有羅帷圍護(hù)。
“狂夫富貴在青春” 以下八句是敘洛陽女兒丈夫行為之驕奢放蕩和作為貴婦的洛陽女兒的嬌媚無聊。前四句借用了晉石崇的典故。《世說新語》 中記載:“石崇為荊州刺史,劫奪殺人,以致巨富”,與貴戚王愷、羊琇之徒,以豪奢相尚。王愷與石崇斗富,晉武帝助王愷,曾賜與他一株世上罕見的高二尺多的珊瑚樹。愷拿它夸示于石崇,崇即時以鐵如意擊之,應(yīng)手而碎。王愷正待發(fā)作,石崇說: “不足多恨,今還卿。” 于是令人搬來六七株高三四尺的珊瑚樹。王愷見了,惘然自失。詩中寫道: “意氣驕奢劇季倫”,是以此典故為襯,言石崇(字季倫) 的豪奢已是極致,但洛陽女兒丈夫的豪奢有過之而無不及。后四句著意寫洛陽女兒的生活,“春窗曙滅九微火,九微片片飛花瑣”,寫她們通宵歡娛,到天亮才滅燈,燈滅以后,燈花片片飛到窗上。但是她也常常有 “妝成只是熏香坐” 的空虛無聊的時候。詩的主旨意在諷諭,但字里行間還是流露出對洛陽女兒的憐惜之情。
“城中相識盡繁華,日夜經(jīng)過趙李家。” 趙李家,指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婕妤李平兩家,這里泛指貴戚之家。這兩句是寫她們的交往盡是貴戚。
末兩句 “誰憐越女顏如玉,貧賤江頭自浣紗”,以越女西施出身寒微作為反襯,在貧富不均、世事不平的感慨中寄寓詩人不得志的抑郁。沈德潛在《唐詩別裁》 卷五中評價這首詩: “結(jié)意況君子不遇也,與《西施詠》 同一寄托。”
上一篇:《蘇颋·汾上驚秋》唐詩賞析,《汾上驚秋》原文與注釋
下一篇:《李白·清平調(diào)詞三首》唐詩賞析,《清平調(diào)詞三首》原文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