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韋應物·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這首詩描述了當時任蘇州刺史的韋應物宴集賓客的歡快場面。
原文
兵衛森畫戟,宴寢凝清香①。
海上風雨至,逍遙池閣涼。
煩疴近消散,嘉賓復滿堂②。
自慚居處崇,未睹斯民康③。
理會是非遣,性達形跡忘④。
鮮肥屬時禁,蔬果幸見嘗⑤。
俯飲一杯酒,仰聆金玉章⑥。
神歡體自輕,意欲凌風翔。
吳中盛文史,群彥今汪洋⑦。
方知大蕃地,豈曰財賦強⑧?
注釋
①森:羅列眾多貌。畫戟:有彩畫的戟,多為門衛用。宴寢:公作安寢之所,即郡齋。 ②煩疴:煩悶。 ③崇:有高高在上意。斯民:百姓。康:安寧、平安。 ④理會:彼此理解,諒解。遣:消散。達:曠達、通達。 ⑤鮮肥:魚肉等植物。時禁:唐武德時曾規定正月、五月、九月十埋日要屠宰。 ⑥聆:聽。金玉章:指賓客的詩文。 ⑦吳中:指蘇州。彥:文士。汪洋:眾多。 ⑧大藩:大郡、大州。指蘇州。
賞讀
衛兵森列護衛,為宴而焚香,清香四溢。開首之語森嚴中流露閑適,煉字準確。首二句點明地點,交待環境,敘述詩起之由而又暗扣題中“郡齋”、“燕集文士”。詩人接寫海上涼風飄忽而至,帶來清涼心脾的微雨;又有這多么高貴的客人,主人感到疾病消散,心情非常愉快。但詩人既已“理會”是非,便不能以天懷曠達而放掉一切,詩中“自慚”、“未睹”,乃是詩人自謙之語,其實詩人并未“居處崇”,亦睹“斯民康”,也正因如此詩人可以心安理得品鮮嘗肥,飲酒聽詩。面對這樣清雅場面詩人自會“神歡體自輕”,甚至有些飄飄然的感覺。自古吳越文人眾多,文化發達,這次宴集使韋應物更認識到這一點,詩人愈發覺得蘇州不光經濟發達,文化也是相當繁榮的。得意之情露于詩外。
此詩雖為描寫韋應物平日生活中一次宴集文士的場景,但也表露了詩人從政的態度,同時流露出對自己治所如此發達繁榮的沾沾自喜之情。
上一篇:《唐詩·元稹·遣悲懷三首》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清朝詩歌·黃景仁·都門秋思》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