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師道
書當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
世事相違每如此,好懷百歲幾回開。
這是詩人絕句四首中的最后一首。陳師道由于主張“每下一俗間言語”也“無字無來處”,常喜把成語拆東補西,詩常常寫得晦澀難懂。但這首詩卻極為樸摯自然,很能從中聆聽到他的心聲。
“書當快意讀易盡”,這種感覺是人人都有的。一本饒有興趣的書,一篇吸引人的文章,常會使人一口氣讀完,未覺時間的過去。甚至覺得它太短而感到遺憾。但是詩人在這里卻流露了另一種心情,即閑居無聊。陳師道是蘇軾的門下,曾鞏的弟子。政治上自然和新黨合不攏,故在王安石當政時,他絕意進取。之后凡遇到新黨掌權,他自然跟舊黨一起倒霉,而舊黨得勢時,他又以“白衣”而不能委以重任,故常常窮困潦倒,甚至妻兒也只得寄養岳家。他平居無事,自然更會產生讀書易盡,未足解悶之感了。
“客有可人期不來”的體會,一般人卻不大會有。這和詩人的高自稱許,不肯隨便與俗人往來有關的。而在新舊黨爭之中,他的摯友如蘇軾兄弟、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兄弟等,又都長期貶黜在外。偶而“同好共城廓”,也是“十日不一顧”(《寒夜有懷晁無斁》),這對家居孤寂而又落落寡合的詩人來說,自然更感到痛苦。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他常在饑寒交迫之中,他的朋友都往往惦念著他“未知溫饑未”,他自己在訴說生平的不幸時卻對此一字不提,表現了“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的高尚情操。
上一篇:賀鑄《野步》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張耒《夜坐》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