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詩歌·張問陶·蘆溝》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這首詩作于乾隆四十九年,即1784年,當時張問陶只有二十歲,他先別了江漢的家人,長途跋涉到北京應試,以實現建功立業的理想,于是借出游吊古,來表現自己的抱負。
原文
蘆溝南望盡塵埃,木脫霜寒大漠開②。
天海詩情驢背得③,關山秋色雨中來。
茫茫閱世無成局④,碌碌因人是廢才⑤。
往日英雄呼不起,放歌空吊古金臺⑥。
注釋
①蘆溝:在河北省,即桑乾河,即永定河上游。北京市西南郊有蘆溝橋。 ②木脫:樹葉脫落。大漠:泛指北方廣闊的平原與沙漠。 ③驢背得:據《全唐詩話》載:唐鄭綮善為詩,他任宰相時,有人問他近來有無新作,他說:“吾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背上。”即為此句之本。 ④閱:經歷世事。 ⑤碌碌:平庸。因人:依附于人。 ⑥金臺:即黃金臺,故址在河北省東南,相傳為舊戰國時燕昭王所筑,曾置千金于上,以招攬天下賢士。
賞讀
首聯“蘆溝南望盡塵埃,木脫霜寒大漠開”,交待了時間和地點,站在北京郊區,向南望去是一望無際,濃煙滾滾的大漠塵埃,樹木的葉子在秋天的寒風冷霜中紛紛飄落,秋意肅殺,氣勢恢宏。
頷聯“天海詩情驢背得,關山秋色雨中來”,是說自己寫詩的靈感,得益于騎驢漫游于海天之間,淅瀝的秋雨為關山增添了濃濃的秋天氛圍。同首聯一起,主要是在寫景,為下文的抒情做好了鋪襯。
頸聯“茫茫閱世無成局,碌碌因人是廢才”,是說自己在茫茫人世間,一事無成,碌碌無為,解嘲自己是“廢人”,抒發了詩人功業未成,難酬壯志的慨嘆。自然地引出尾聯,“往日英雄呼不起,放歌空吊古金臺”,詩人景仰往日的英雄豪杰,可是歲月流逝,人去難回,只能高歌一曲在黃金臺的遺跡。黃金臺,是指燕昭王招賢納士的地方。在這里一方面,表達了詩人對往昔英雄的懷念,另一方面也隱藏著對當權者輕視人才的不滿。
這首詩氣勢宏闊,格調沉渾,將寫景抒情、懷古傷今融于一爐,揮灑自如,是張問陶所作詩中比較成功的一首。
上一篇:《唐詩·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唐詩·李賀·蘇小小墓》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