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芙蓉樓原名西北樓,遺址在潤州(今鎮江)西北。辛漸為詩人的朋友,這次擬由潤州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洛陽。此詩便是詩人與辛漸依依惜別之際托告舊友的叮囑。
原文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①。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②。
注釋
①寒雨句:意為詩人與友人隨著寒風苦雨從江寧來到鎮江。春秋時鎮江屬吳國。楚山:泛指古楚國的山。戰國時,鎮江后又歸楚。孤詩人送友北去引發的聯想。 ②一片句:化用鮑照《白頭吟》中“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句意。冰心,像冰一樣明潔的心。這是對遭誣而言。
賞讀
“寒雨連江夜入吳”。迷蒙煙雨籠罩吳江天地,仿佛無邊無際的愁網。送友而遇夜雨,夜雨增加了綿綿離情,也渲染了離別時黯淡的氣氛。“寒雨”彌漫江上,更寒在離別人的心頭。雨勢之大竟上“連”天,下“入”吳地,平穩連綿,體味如此細致,詩人可能徹夜未眠。這種連天入地的雨勢又烘托出“平明送客楚山孤”的開闊。
清晨,天色已明,辛漸即將登舟。詩人望著茫茫江上,只見楚山聳立,想不久友人將隱沒山中,自己該多么孤獨,詩人如那楚山一樣孤立遙望友人。由于孤單而想舊友,所以引來后面的叮囑“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古人多以冰壺比喻高潔清白的品格。詩人托友人帶給洛陽親友的只是冰清玉潔的品質,堅持操守的信念。這里面有深意:據《唐才子傳》和《河岳吳靈集》載:王昌齡因不拘小節,“謗議沸騰,兩竄避荒”。此時詩人正處于眾口交毀的第二次貶謫之中,正居“避荒”之地。因此他這“玉壺冰心”才是最能表達他對洛陽親友深情。
本詩的江雨、楚山烘托出詩人送別時孤寂的心情和詩人開朗的胸懷、堅強的性格。孤立楚山與冰心置玉壺的形象比喻形成照應,容易使人聯想詩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潔的形象。這首詩構思精巧,意義深婉,渾然天成。
上一篇:《唐詩·李賀·致酒行》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清朝詩歌·張問陶·蘆溝》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