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李商隱·無題》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這是一首愛情詩,詩中寫別后思念的執著以及相會無期的悲哀,其中可能融入詩人的人生體驗或政治感觸。
原文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①。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②。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③。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④。
注釋
①東風句:點明暮春時節。 ②絲:諧音思。淚:濁淚。古人往往把燭淚象征離情別意,這里諧義眼淚。 ③曉鏡:清晨照鏡。云鬢:指青年女子濃密如云的黑發。用來代指青春年華。 ④蓬山:即蓬萊山。這里指思念的女子的住地。青鳥:代指信使。為:替。
賞讀
開篇一句是最為平常之語,然而卻道出一個不朽的道理:相見不易,離別更難。兩個“難”字表面看似相同,而其藝術效果卻著重加強了“別難”。因為想見太難,所以相別才更難,時值暮春,院中百花凋落,引發詩人對身世的感傷,于是道出“東風無力百花殘”來。
頷聯寫愛之深,情之切。春蠶做繭自縛,滿腹情思,吐之既盡命亦亡,纏綿之情悠悠不斷;蠟燭燃燒,一腔熱淚,淚干而身亦成灰。語意凄美,感情真摯,是千古傳誦的名句。
頸聯寫晨起曉妝,對鏡發愁。容貌變老,怎能不愁,要留下這美好的容顏留給自己的情人,如果容顏老去將怎么辦?所以要愁其“改”。可見愛之忠貞不渝;接著設想情人夜下不知如何排遣,也許夜月獨自苦吟,那樣就會感到月光之“寒”。一個“寒”字充分體現出這對情人的相愛至深感情,人造的“寒”境竟在暮春而來,也是在勸戀人自葆青春。以此可看出其愛之深。
尾聯以虛無縹緲的傳說中的蓬山作結,蓬山之遠難以相見,詩人卻說不遠,還要遣青鳥探看。這樣的話聽起來像癡語,也正是這癡語顯出情之癡。也可能相離的確不遠,但卻不能相見,更顯出真情的熱烈專注。
詩中圍繞一個“別”字引出戀人的凄苦哀歌,“別”正是全篇的主眼,詩歌圍繞“別”字展開了一個凄婉美麗的愛情故事,感情層次非常清楚,這首詩很典型地體現了李商隱詩“沉博絕麗”“深情綿邈”的特點。
上一篇:《唐詩·杜甫·旅夜書懷》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近現代詩歌·魯迅·無題》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