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代詩歌·貝青喬·咄咄吟》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咄咄吟》共一百二十首,是詩人創作的七絕紀事諷刺組詩。紀事始于揚威將軍奕經1841年10月奉旨赴浙抗英,迄于次年末奕經在蘇州被“鎖拿解京”,內容均據詩人在奕經軍中耳聞目睹之事。題目《咄咄吟》,是取“咄咄怪事”之義,充分說明其詩組是以揭露、嘲諷為主要特色的。這里選錄其中一篇,可略見一斑。組詩約定編于1843年。
原文
天魔群舞駭心魂,兒戲從來笑棘門。
漫說狄家銅面具,良宵飛騎奪昆侖。
賞讀
這首詩諷刺了浙江杭嘉湖道宋國經的愚蠢、盲目和無能。作者自注說:“宋國經欲以奇兵制勝,募鄉勇戴紙糊面具,裝扮鬼神,與英軍作戰……時方白晝,跳舞面前”,結果非但沒有嚇退敵人,反而輕而易舉地被敵人槍炮擊潰。
詩的第一句,“天魔群舞駭心魂”,指的就是上面的事,宋經國讓士卒裝神弄鬼,以期“駭”英軍“心魂”而取勝,純屬是“兒戲之舉”,與第二句“兒戲從來笑棘門”相接應?!凹T”是秦時的宮門名,在今陜西省咸陽市東北。漢文帝到霸上、棘門、細柳之地勞軍,只有周亞夫統率的細柳營守軍紀律嚴明,嚴格按章辦事,其他兩地將士準許文帝一行隨便出入,視防守如同兒戲。詩人這里借以“笑”宋國經的愚蠢、無能。
詩的三四句“漫說狄家銅面具,良宵飛騎奪昆侖”。用宋將狄青的二則故事,與宋國經的慘敗相比,增加了諷刺的力度。狄青與西夏趙元昊作戰時,曾讓士兵披肩散發,頭戴銅面具,敵軍駭為天神降臨,不戰自敗,還有狄青與壯族儂智高作戰,乘歡度上元節,敵軍防備懈怠之際,半夜發動奇襲,成功攻破了昆侖關。詩人又在這兩則故事前加了“漫說”兩字,對宋國經不審時度勢,盲目作戰,終致慘敗做了進一步的鞭撻。
這首詩構思奇巧,語言夸張,并運用對比的手法,襯托宋國經的失敗,極具諷刺效果。
上一篇:《近現代詩歌·洪秀全·吟劍詩》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宋詞·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