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望海潮》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東風暗換年華。①金谷俊游,銅駝巷陌,新晴細履平沙。②長記誤隨車。③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④柳下桃蹊,亂分春色到人家。⑤ 西園夜飲鳴笳。⑥有華燈礙月,飛蓋妨花。⑦蘭苑未空,行人漸老,重來是事堪嗟。⑧煙暝酒旗斜。但倚樓極目,時見棲鴉。無奈歸心,暗隨流水到天涯。
【注釋】 ①冰澌:流水。溶泄,溶解流動。《花草粹編》卷二李子正《梅苑·減蘭十·梅序》:“花雖多品,梅最先春,始因暖律之譖催,正值冰澌之初泮。” ②金谷:古地名,在今河南洛陽市東北,西晉石崇筑園于此,賓客燕游其中,備極豪華。銅駝巷陌:《太平御覽》卷一五八引陸機《洛陽記》:“洛陽有銅駝街,漢鑄銅駝二枚,在宮南四會道相對,俗語曰:金馬門外集眾賢,銅駝陌上集少年。”南朝梁徐陵《洛陽道》詩:“東門向金馬,南陌接銅駝。” ③長記句:唐·韓愈《嘲少年》詩:“只知閑信馬,不覺誤隨車。”意謂不知不覺跟錯了別人女眷的車子。④芳思:春思。唐·李紳《小樓櫻桃花》詩:“多事東風入閨闥,盡飄芳思委江城。” ⑤柳下句:《史記·李廣列傳》:“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唐·王涯《游春詞》:“經過柳陌與桃蹊。”蹊,小路。⑥西園:指汴京王詵(字晉卿)之西園。據清·王文誥《蘇詩總案》卷二十八,元佑二年(1087)六月,蘇軾與秦觀等十有六人“集于西園”,邵祖壽《張文潛先生年譜》也有此記載。香港羅忼烈《話柳永》105頁認為西園雅集在是歲五月,似可信。時人李伯時繪有《西園雅集圖》有元·趙孟頫摹本傳世。⑦飛蓋:見前秦觀《望海潮·廣陵懷古》注⑦。⑧蘭苑:園林的美稱。南朝宋·謝靈運《曇隆法師誄》:“如彼蘭苑,風過氣絕。”此指西園。是事: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一:“猶云事事或凡事也。”柳永《定風波》詞:“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是事可可。”
【譯文】 初綻的梅花稀疏而淡雅,剛溶的冰凌隨波而流下,東風在不知不覺中偷換了年華。金谷園里勝游,銅駝街上趟馬:趁著新晴,緩步于雨后的平沙。難忘啊,(這時節神思迷惘)錯跟了他人美眷的香車。柳絮飄揚,蝴蝶紛飛,無邊的春思叫人難以招架。柳邊深巷,桃下小徑,胡亂地把美好春色分給那人家。更難忘西園雅集,通宵飲酒,笳聲喧嘩。燦爛的燈花竟妨礙清幽的月色,飛馳的車篷竟碰落樹上的鮮花。這回重來,芳林依舊長滿了花卉,兩鬢卻漸漸染上霜華,怎不叫人長嘆嗟!倚樓遠望,一桿酒旗在暮靄中斜掛,數叢綠樹,正迎接回來棲息的烏鴉。唉,無可奈何,一顆離京去職的心兒,已暗隨流水,奔向天涯!
【集評】 明·李攀龍:“借桃花綴梅花,風光百媚。停杯聘望,有無限歸思隱約言先。○評:自梅英吐、年華(換)說到春色亂分處,兼以華燈、飛蓋、酒旗,一寓目盡是旅客增怨,安得不歸思如流耶?”(《草堂詩余雋》卷四眉批)
明·沈際飛:“春光滿楮,與梅無涉。”(《草堂詩余》正集卷五)
清·陳廷焯:“少游詞最深厚,最沉著,如‘柳下桃蹊,亂分春色到人家’,思路幽絕,其妙不能令人思議。較‘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之語,尤為入妙。世人動訾秦七,真所謂井蛙謗海也。”(《白雨齋詞話》卷一)
清·周濟:“兩兩相形,以整見勁。以兩‘到’字作眼,點出‘換’字精神。”(《宋四家詞選》)
清·譚獻:“(長記誤隨車)頓宕。(仰下二句)旋斷仍連。(下闋)陳隋小賦縮本,填詞家不以唐人為止境也。”(《譚評詞辨》)
近代·俞陛云:“前段紀昔日游觀之事。轉頭處‘西園’三句,極寫燈火車騎之盛,惟其先用重筆,故重來感舊,倍覺凄清。后段真氣流轉,不下于‘廣陵懷古’之作。”(《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現代·俞平柏:“詞用‘金谷’、‘銅駝’,均洛陽古跡,或系在洛陽作。汲古閣本題作‘洛陽懷古’,恐是后人所加,以詞意不重在懷古。”(《唐宋詞選釋》
【總案】 此詞似作于宋哲宗紹圣元年(1094),據清·秦瀛《淮海先生年譜》,是歲春三月,少游坐元佑黨籍,出為杭州通判,道貶處州。詞中所寫時令,正與此相當。“長記”二字,統攝上闋“金谷俊游”至過拍,兼攝換頭“西園”至妨花一段。起三句與下闋后段首尾呼應,皆寫此刻“重來”時所見所感。其時新黨重行執政,蘇軾等舊黨人物漸次被逐,詞人亦預感到遷謫在即,故歇拍云“無奈歸心,暗隨流水到天涯”也。全詞撫今憶昔,詞情婉曲;以樂襯哀,感慨遙深。今人唐圭璋《唐宋詞簡釋》云:“蓋少游純以溫婉和平之音,蕩人心魄。與屯田、東坡之使氣者又不同也。”確是指出其特色。
上一篇:柳永《望海潮》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賀鑄《橫塘路》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