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鬲溪梅令(仙呂調) 丙辰冬自無錫歸,作此寓意。》
好花不與殢香人,①浪粼粼。又恐春風歸去綠成陰,玉鈿何處尋?② 木蘭雙槳夢中云,小橫陳。③漫向孤山山下覓盈盈,④翠禽啼一春。
【注釋】 ①殢(ti替)香人:愛惜、沉緬于花事之人,亦作者自指。②玉鈿:用玉制成的花朵形的首飾。這里借指梅花,又兼喻戀人。③小橫陳:指戀人曾斜倚舟中。④漫向句:虛用孤山林和清“梅妻鶴子”的典故。盈盈:既指落梅輕揚,亦兼指戀人之體態輕柔。
【譯文】 梅花雖好不等愛花人,湖水清澈波粼粼。最怕春去夏來綠成蔭,花兒凋謝無處尋。
雙槳擊水似駕云,船上玉人任橫陳。空向孤山把梅尋,耳聽鳥鳴又一春。
【集評】 近代·俞陛云:“此詞原題云: ‘自無錫歸,作此寓意’,實則憶西湖看梅往事,觀詞中‘雙槳’、‘孤山’等句可見,與《角招》詞之憶孤山梅花,同一感懷。此言玉鈿難覓,即《角招》詞翠翹羅袖之感。結句不著邊際,含情無限,如趙師雄之羅浮夢醒,但聞翠羽飛鳴耳。”(《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總案】 詞序中的“丙辰”,即宋寧宗慶元二年(1196),是年冬作者由無錫詣杭州,此首比《江梅引》作時稍晚。〔集評〕中俞著所云“如趙師雄之羅浮夢醒,但聞翠羽飛鳴耳。”此系見于《龍城錄》中的這樣一段記載——隋時趙師雄過羅浮山,天寒日暮,見林間酒肆茅舍邊有一美人淡妝素服,相與入酒家共飲。又有一綠衣童子為之歌舞助興。趙酒醉入眠,醒后方知自己睡在梅樹下,樹上有翠鳥鳴囀。原來美女系梅花神,童子則為翠鳥幻化。此詞字面上是憶梅、尋梅,但其“寓意”仍然是憶人。姜夔用事之妙,此首可為足證。又周汝昌云:“《鬲溪梅令》箋引陳疏‘案寓意即前江梅引夢思者。’然玩諸詞,與合肥人殆無‘木蘭雙槳夢中云’之跡,其‘漫向孤山山下覓盈盈’等語亦不甚合。竊疑此詞不如與前《慶宮春》合看為更切也。”(夏承燾《姜白石詞編年箋校·承教錄》)周說可從。
上一篇:劉克莊《風人松》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辛棄疾《鵲橋仙己酉山行書所見》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