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一萼紅》
丙午人日,予客長沙別駕之觀政堂。①堂下曲沼,沼西負古垣,有盧橘幽篁,②一徑深曲,穿徑而南,官梅數十株,如椒如菽,或紅破白露,枝影扶疏。③著屐蒼苔細石間,野興橫生。亟命駕定王臺,④亂湘流入麓山,湘云低昂,湘波容與,⑤興盡悲來,醉吟成調。
古城陰,有官梅幾許,紅萼未宜簪。池面冰膠,墻腰雪老,云意還又沉沉。翠藤共、閑穿徑竹.漸笑語、驚起臥沙禽。野老林泉,故王臺榭,呼喚登臨。南去北來何事?蕩湘云楚水,目極傷心。朱戶粘雞,⑥金盤簇燕,⑦空嘆時序侵尋。記曾共西樓雅集,想垂楊、還裊萬絲金。待得歸鞍到時,只怕春深。
【注釋】 ①別駕:官名。漢置別駕從事史,是州刺史的佐吏。因隨刺史出時另乘傳車,故稱別駕。魏晉以后諸州置別駕,總理眾務,職權甚重,隋唐時權位漸輕。宋改置諸州通判,以職守相同,故通判也有別駕之稱。這里是指湖南通判、南宋著名詩人蕭德藻。蕭嘗以侄女妻姜夔。②盧橘:即金柑。生時青盧色,熟后金黃,故亦名金橘。幽篁:深邃幽暗的竹林。③扶疏:枝葉繁茂分披的樣子。④定王臺:在湖南長沙。相傳為漢景帝子長沙定王為望其母墓而建。⑤容與:安閑舒緩的樣子。⑥粘雞:《荊楚歲時記》:“人日貼畫雞于戶,懸葦索其上,插符于旁,百鬼畏。” ⑦金盤簇燕:盤子里有幾個燕子聚著,猶今之冷盤。此系立春風俗,詳見《武林舊事》。
【譯文】 官梅數株植城旁,萼紅花小未開放,此時不宜插頭上。池冰欲融似膠樣,墻根雪殘水滲淌,天低云暗甚悲涼。翠藤綠竹清閑狀,一陣笑聲傳過來,驚起沙堆鳥兒一雙雙。山野林泉好風光,定王臺榭在前方,人互喚登臨觀賞。
南去北來為誰忙?湘云楚水曾游蕩,登臨遠望更心傷。畫雞貼門圖吉祥,冷盤拼成聚燕狀。嘆息消逝好時光。西樓宴會真排場,金絲柳條隨風揚。本想歸去再分享,只怕春晚趕不上。
【集評】 宋·張炎:“白石詞《疏影》、《暗香》、《揚州慢》、《一萼紅》、《琵琶仙》、《探春八歸》、《談黃柳》等曲,不惟清虛,又且騷雅,讀之使人神觀飛越。”(《詞源》卷下)
元·陸輔之:“屬對:虛閣籠寒,小簾通月(《法曲獻仙音》)、池面冰膠,墻腰雪老(《一萼紅》)、枕簟邀涼,琴書換日(《惜紅衣》) (《詞旨》)
明·楊慎:“姜夔字堯章,號白石道人,南渡詩家名流,詞極精妙,不減清真,其間高處有美成所不能及者。善吹簫,自制曲,初則率意為長短句,然后協(xié)以音律云……人日詞云:‘池面冰膠,墻腰雪老,云意還又沉沉。朱戶粘雞,金盤簇燕,空嘆時序侵尋。’……其腔皆自度者,傳至今不得其調,難入管弦,只愛其句之奇麗耳。”(《詞品》卷四)
清·周濟:“白石號為宗工,然亦有俗濫處……復處(《一萼紅》:‘翠藤共閑穿徑竹’,‘記曾共西樓雅集’,不可不知。”(《宋四家詞選》)
現代·夏承燾:“此詠梅詞,以‘紅萼’起而以‘垂楊’結;以時代考之,白石淳熙三年(1176)客揚州,方往來江淮間,此詞或是初別合肥來長沙時作。懷人各詞,殆以此為最早,時白石約三十二歲。”(《姜白石詞編年箋校》)
【總案】 此首寫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是時作者在長沙。詞序詳敘其寫作緣起,并且是一篇精致的散文。周濟評其長短說:“白石小序甚可觀,苦與詞復;若序其緣起,不犯詞境,斯為兩美已。”(《宋四家詞選序論》)周說甚是。姜詞《齊天樂·庾郎先自》和《滿江紅·仙姥來時》等詞序亦大致如此。關于此詞的本事,上述夏說似有牽強之處,而張炎謂其“清虛”、“騷雅”則切中腠理。看來此詞主要是抒發(fā)羈游漂泊和傷時懷舊的情愫,似不拘于對某人某事之追憶,更不必是男女風懷。
上一篇:辛棄疾《鷓鴣天》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柳永《傾杯》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