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媼嘆
皮日休①
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蕪岡。傴傴黃發(fā)媼②,拾之踐晨霜。
移時始盈掬,盡日方滿筐。幾曝復幾蒸,用作三冬糧③。山前有熟稻,紫穗襲人香。細獲又精舂,粒粒如玉珰④。持之納于官,私室無倉箱。如何一石余,只作五斗量。狡吏不畏刑,貪官不避贓。農時作私債,農畢歸官倉。自冬及于春,橡實誑饑腸。吾聞田成子⑤,詐仁猶自王。吁嗟逢橡媼⑥,不覺淚沾裳。【注釋】
①皮日休(約838—約883),晚唐著名詩人和散文家,湖北襄陽人。《全唐詩》錄詩九卷。
②傴傴(yǔyǔ):駝背的樣子。媼(ǎo):老婦人。
③三冬:冬天的三個月。
④玉珰(dāng):玉耳墜。
⑤田成子:即“陳成子”。春秋時齊國大臣。名恒,或作常。采用大斗借出小斗收進之法爭取民眾。公元前481年殺齊簡公,立平公,任相國,擴大封地,盡誅公族中強者,從此田氏專國政。
⑥吁嗟:感嘆聲。
【詩本事】
此詩當是詩人咸通七年(866)前之作,為《正樂府》十首中的第二首。
【賞評】
《橡媼嘆》是皮日休的代表作。詩人用質樸無華的文字給我們講述了一則催人淚下的真事。深秋時節(jié),一個滿頭黃發(fā)的老婆婆正在風中彎著腰身,踏著晨霜拾山岡上脫落的橡子。由于手腳不便,過了好長好長時間,她才拾了一把,要想拾滿一大筐,恐怕得花一天工夫!為何她不辭勞苦地拾這東西?難道是為了準備過冬的糧食?可她明明在山前種了一片水稻呀?稻穗噴香,粒粒飽滿,長勢喜人,還不夠嗎?原來這些精美的稻米早就全部被官府“預定”了,上年她為了度日借了官府的高利貸,今年要一并還清。官府秤耍“貓膩”,用大斗入,本來是一石多,只給量了五斗,這官府就是個沒有天理的地方,就是老百姓的火坑呀!當官的仗勢欺人,孤苦無依的老婆婆有啥辦法?這些狗官心狠手辣一點也不怕犯法,胃口竟大到一粒也不給辛苦一年的老婆婆剩!老婆婆也只能上山拾橡子度日了。聽完此事,縱然鐵石心腸的人也該淚水滂沱了!
【詩評選輯】
清·胡壽芝《東目館詩見》:《正樂府》十章,雖不及樂天新樂府深透沉痛,而指抉利弊,何讓諷喻!時無忌諱乃得此裨世之作。
上一篇:盧 綸《晚次鄂州》察古觀今詩賞析
下一篇:王 建《水夫謠》察古觀今詩賞析